-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兴安岭天然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
第 33卷第 16期 生 态 学 报 Vo1_33.No.16
2013年 8月 ACTA EC0LOGICA SINICA Aug.,2013
DOI:10.5846/stxb201212271884
牟长城 ,王彪,卢慧翠,包旭,崔巍.大兴安岭天然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生态学报 ,2013,33(16):4956—4965.
MuCC,WangB,LuHC,BaoX,CuiW.CarbonstorageofnaturalwetlandecosysteminDaxinganlingofChina.ActaEcologicaSinica,2013,33(16)
4956—4965.
大兴安岭天然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
牟长城 ,王 彪,卢慧翠,包 旭,崔 巍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40)
摘要:采用碳/氮分析仪测定法与标准木解析法,研究大兴安岭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 (草丛沼泽、灌丛沼泽、毛赤杨沼泽、白桦
沼泽和落叶松沼泽)的生态系统碳储量 (植被和土壤)、净初级生产力、植被年净固碳量及其沿沼泽至森林方向过渡带水分环境
梯度的分布格局,揭示其空间变异规律性 ,并定量评价寒温带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的碳储量与固碳能力及其长期碳汇作用。
结果表明:①5种天然沼泽湿地的植被碳储量分布在 (0.48±0.08)一(8.33±0.66)kgC/m 之间,沿过渡带环境梯度呈递增趋
势;②土壤碳储量分布在 (19.21±6。17)一 (38.28~4,86)kgC/m 之间,沿过渡带环境梯度却呈递减趋势 ;③生态系统碳储量分
布在 (27.54_+7.16)一 (38.76-+4.58)kgC/m 之间,沿过渡带环境梯度基本呈恒定分布规律性,且以湿地土壤碳储量 占优势地
位 (69.8%一98.8%);④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布在(0.68-+0.10)一 (1.08-+0.12)kgm·~·a 之间,毛赤杨沼泽最高 ,草丛沼泽 、
灌丛沼泽、白桦沼泽居中,落叶松沼泽最低,且总体上低于温带森林湿地而高于寒温带天然落叶松林;⑤植被年净固碳量分布在
(0.32-+0.09)一 (0.51±0.06)kgC·m~·a~,毛赤杨沼泽最高 (高于全球植被平均年净固碳量)、灌丛沼泽和白桦沼泽居中(达到
或接近全球平均值)、草丛沼泽和落叶松沼泽最低 (略低于全球平均值),故这5种沼泽湿地均属于碳汇功能相对较强的湿地植
被类型。
关键词:大兴安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净初级生产力 ;固碳速率
Carbonstorageofnaturalwetlandecosystem inDaxinganlingofChina
MU Changcheng ,WANGBiao,LU Huicui,BAO Xu,CUIWei
CenterforEcologicalResearch,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
Abstract:Theecosystemcarbonstorage(vegetationCstorageandsoilorganicCstorage),carbonsequestrationandnet
primaryproductivityoffivetypesofnaturalwetland(hassockwetland,shrubswetland,Alnussibiricavar.hirsutawetland,
BetulaplatyphyUawetlandandLarixgmeliniiwetland)werestudiedbyusingMultiN/C3100,HT1300SolidsModule
(AnalytikJenaAG,Germany)andthesampletreeanalysismethodinDaxinganlingofnortheastChina,soastoevaluate
thecarbonsinksofnaturalwetlandsquantitativelyandrevealtheinfluencesofenvironmentalgradientsonwetlandcarbon
sin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弹性力学参数的天然气识别评价技术研究.PDF
- 基于常规测井的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新方法.PDF
- 基于操作条件反射自动机的仿生自主学习方法.PDF
- 基于异构多核构架的三维重建算法实现工程科学与技术.doc
- 基于改进粒子群的薄壁变截面刚架临界载荷优化算法-计算力学学报.PDF
- 基于数字岩心和LBM的页岩气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电子科学学院物理系.PDF
- 基于新型换热评价指标的管壳式换热器折流板结构优化-江苏大学.PDF
- 基于标准阴极特性的面齿轮阴极设计方法-精密成形工程.PDF
-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露头地质建模以山西吕梁坪头乡剖面为例.PDF
- 基于桩周土体固结的静压桩承载力时效性研究-中南大学学报.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