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水网建设 绘就人水和谐美景.docVIP

实施生态水网建设 绘就人水和谐美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施生态水网建设 绘就人水和谐美景   摘要:本文通过邯郸市生态水网工程的构思、规划和实施,保护和治理了河道的健康生命,重现了城市沿河而建,人们逐水而居的景象;生态水利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建设和谐    近年来,邯郸市水利局为加快生态水利建设步伐,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水利、生态水利亮点频现,“城市河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治水模式已全面实施。通过保护和治理河道健康生命,重现了城市沿河而建,人们逐水而居的景象;生态水利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生态水网的提出    邯郸市水资源总量16.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91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过去,邯郸仅就缺水考虑治水,建起了一大批工程用于治理水患,让雨洪水“入海为安”。这样,水患治住了,但为迎战可能到来的洪峰,汛前水库常常要腾库容弃水;而在汛后用水季节,群众却又无水可用。2001年以来,我市已累计弃水12.5亿立方米,并通过引岳济淀、济衡、济沧等将水源频频调往境外。    为了维持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邯郸80%的用水靠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以平均每年1.2米的速度下降,已形成面积达2500多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同时,由于多年没水可用,建国后兴建的上百亿元的水利工程,几十年来一直在荒废破坏,资产流失十分严重。面对一方面极度缺水、大量超采地下水,另一方面却是水库大量弃水人们只能望水兴叹。    怎样破解这个矛盾?邯郸水利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思路,从人为地破坏生态、被动地防汛抗旱这种不自觉的治水行为,转变到积极保护生态、自觉治水兴水、实现人水和谐上来,生态水网建设则成为这一亲水思路的“拐点”:通过生态水网建设,在水资源利用上变“见水就放”为“蓄泄结合、藏水于野”,在水利工程运用上变排为灌、灌排两用,从而拦蓄雨洪水、补充地下水、生态涵养水,提升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基础保障能力。   二、生态水网的规划及实施    1、规划布置    根据全市东部平原、中部城市、西部山区的不同特点和现有工程布局,分别进行“东畜、中调、西治”水系建设。东蓄:对东部平原13个县的四大河渠工程体系(滏阳河系、民有渠系、东风渠系、卫河卫运河系)进行整修疏通,构建“纵横交织、河渠畅通、节节拦蓄、余缺互补的东部平原水网。中调:主要是恢复高级渠实施“引水入沁”,从东武仕水库通过高级渠引水到铁西酒务楼与沁河交叉口,基本满足邯郸市内工业和“五河四湖”等15―20平方公里的生态水网用水。西治:在西部山区实施太行山水保、小流域治理,兴建玉带湖、娲皇宫、?澈釉吹壬?态水域,实现“小雨不下山、大雨缓出川”的目标。    2、加强实施    截至目前,东部平原水系共整修疏浚骨干河渠1200余公里,维修新建桥闸枢纽1032座,使滏阳河、民有渠、东风渠、卫(运)河等四大水系实现了互连互通,并规划兴建生态湖16处,完成渠岸观光道路建设196公里,绿化河渠640公里,基本形成了一个“水流千里、路树环绕、碧湖映城、宛转萦回”的生态景观。    按照“拒洪入市、导水外排、蓄泄结合、营造水景”的思路,该工程通过整治五河(支漳河、滏阳河、沁河、渚河、输元河),建设四湖(东西南北四湖),疏通六渠(漳滏连接渠、邯临沟、胜利沟、军亓沟、青年沟、化工沟),开挖马头分洪道,保护、开发并建设永年洼湿地,将构筑起一个“五河通畅、四湖相映、以河连湖、通达湿地”的生态水系网络,不仅将城市防洪标准由不足20年提高到100年一遇,排沥标准达到一年重现期的设计标准,而且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大部分城市水系脏乱差等落后面貌,建成15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生态景观水面,30平方公里的都市区生态水面,实现城市水环境、人居环境和城市品位的大变样。   三、生态水网建设效益显著    生态水网自通水运行以来,已累计输水6.2亿立方米,骨干河渠通水长度1200公里,常年生态水面43平方公里,使每年3亿立方米以上的过境水得以充分利用,东部平原几十年来“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局面得以根本改变,每年回补地下水1亿立方米以上,地下水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首次止跌回升,平均上升1.06米。    1、生态效益    一是改善主城区环境。通过“两引”工程,常年向主城区提供优质的生态水源,把水源源不断地引入规划中的五河四湖。    基本改变目前主城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状。    经过3~5年城市水系建设,最后将形成一个“四湖叠映、五河环绕、碧水萦回”的秀美水景,使整个城市水系“活起来、流起来、清起来”,做“活”城市水系、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修复平原水生态。通过东部平原水网工程,既可改变多数河渠常年干涸的局面,又可基本满足小城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