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省都兰县××铁金矿成矿条件剖析及找矿前景
青海省都兰县××铁金矿成矿条件剖析及找矿前景
[摘要]青海省都兰县××铁金矿位于秦祁昆成矿域东昆仑成矿省伯喀里克-香日德印支期金、铅、锌、铁、石墨(铜、稀有、稀土)成矿带。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分析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区成矿的基本条件是:以含矿地层为基础,以容矿围岩为前提,以断裂构造为空间,以岩浆热液为动力,以围岩蚀变为标志。本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加强综合研究,采用科学的创新找矿思路,扩大矿床规模,在矿区寻找到金多金属矿是有可能的。
[关键词]地质背景 成矿条件 找矿前景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55-2
××铁金矿区位于都兰县城南西约120km,属都兰县诺木洪乡所辖。地理坐标:东经96°15′00″- 96°19′00″,北纬 36°07′15″-36°11′00″。 面积约 41.60 km2。交通较方便。属高原气候。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工作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属昆仑山东段布尔汗布达山支脉山系,地势东高西底,区内海拔多在4000m左右,最高峰达4600m,相对高差800~1200m,为深切割高山高原地貌。区内气候寒冷,干燥多风,温差较大,冰冻期长,属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3~4℃,年最高气温20~25℃, 最低气温-35℃。年均降雨量140~180mm。区内为多民族聚居地,有汉族及藏、蒙、回等少数民族。经济较落后,以农牧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及中药材等;牲畜以羊、牦牛和马为主,骆驼少数。近几年矿业有较大发展,矿山企业成为当地的主要工业企业。
1地质背景
1.1大地构造位置
主要区域性构造有:昆中深大断裂、昆北断裂,它们所狭持的狭窄地带为伯喀里克―香日德陆块,该陆块与伯喀里克―香日德印支期金、铅、锌、铁、石墨(铜、稀有、稀土)成矿带一致。这些断裂及其形成的次级构造为含矿热液的运移和矿质沉淀提供了通道和赋存空间,为成矿提供了所需的构造条件。
1.2岩浆活动
区内侵入岩与火山岩发育。出露有各个时代的岩浆岩,大致分为阿森特期、华力西期、印支期。有深成~浅成~喷发(溢)岩相,岩性有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岩。
侵入岩以北部区域发育,并以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印支期侵入中~酸性侵入岩次之。阿森特期侵入岩有片麻状花岗岩和辉橄岩;喷出岩主要为变质的玄武岩和安山岩;脉岩为花岗岩脉。华力西期侵入岩有橄榄岩、辉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喷出岩主要为细碧岩和安山岩、流纹岩;脉岩为花岗岩脉。印支期侵入岩为花岗岩;脉岩为花岗斑岩、闪长玢岩、伟晶岩、细晶岩、花岗岩脉等。这些岩浆活动为矿物质的活化迁移提供了热源,其中华力西期和印支期的热液活动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2成矿条件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组(Pt1j),以残留体形式存在,现叙述如下:
古元古界××组(Pt1j):为一套含有变质侵入岩活动型的泥砂质和火山质的变质岩石组成。由下至上为:灰色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薄层白色粗粒大理岩,灰绿色透闪石英片岩夹含石榴石黑云斜长片麻岩,灰白色混合质条纹状含石榴石黑云斜长片麻岩,灰绿色透辉石矽卡岩,黑绿色至灰绿色透闪阳起石岩,其间夹薄层状大理岩。地层倾向100°~120°,倾角40°~45°。属中-深变质岩,经较强的混合岩化作用,形成条纹状、条带状混合岩。
2.2构造
矿区内,由于分布大片岩浆岩,变质岩仅××组呈俘掳体零星分布,褶曲不发育,而以断裂和节理构造发育为特征。从宏观看区内,断裂呈北西走向发育,为区域近东西走向诺木洪断裂带之组成部分,而矿区则恰位于该断裂南,北西走向断裂、次级北东走向F7断裂及张扭性断裂F11中,本区成矿构造形成由南北走向到北西走向诺木洪断裂依次控制的构造体系中。分述如下:
北西走向断裂:主要为F1、F3、F5,分布于矿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体中。F1断裂破碎带宽10~40m,F3断裂宽容3~35m,F5断裂宽8~20m,F1、F3两断裂总体倾向北东,倾角57°~67°,F5断裂倾向南东,倾角45°~60°。断裂中岩石呈碎裂~碎斑状,局部糜棱岩化,蚀变以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为主。沿走向较平直的舒缓波状,在山脊形成“v”字形槽,为规模较大的压性断裂,为区内成矿起导矿作用。
北东走向断裂F7:位于赋矿断裂F11北,与之大角度相交,在NE与F3相交,较平直,倾向北西,倾角48°左右,断裂通过处,地貌形成直沟,断裂宽带10~40m,蚀变以绿泥石化、硅化、褐铁矿化为主,为压性断裂。
近南北走向容矿断裂F11:断裂北起F7北东走向断裂下盘,南至JTC0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