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软弱围岩浅埋隧道稳定性有限元剖析
软弱围岩浅埋隧道稳定性有限元剖析
摘要:本文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浅埋隧道的施工工艺及受力特性,进而为隧道开挖与支护施工过程提供依据。
关键词:数值模拟 浅埋隧道 稳定性
Abstract:This paper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shallow buried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provide the basis for tunnel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excavation and supporting.
Key words: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hallow buried tunnel stability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些年运用数值模拟来研究软弱围岩的方法发展迅速: Choi,sung 运用FLAC.3D分析了软弱围岩隧道的稳定性并优化的支护结构。Jeon,Seokwon比较具有软弱夹层隧道的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用数值模拟现场复杂现象,分析其受力特点,用来补充施工现场观测点布置不足、模拟实际工程中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状况,对浅埋隧道会发生的状况进行模拟,保障了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下面以某隧道中的一个特定的断面,来分析浅埋软岩隧道在台阶法的不同工序下隧道围岩的变形及受力情况。
1.隧道概况
隧道为一座上、下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200m。隧道起讫桩号左线ZK7+905~ZK9+590,全长1650.6m,在ZK9+3760482(=ZK9+410.908)处设置短链;右线K7+905~K9+555,全长1616.2m,在K9+275.188(=K9+309.023)处设置短链33.835m。隧道左右线平面测设线间距,进口约21m,出口约44m,洞身逐渐过渡到47m。
隧道左、右线进口均位于直线上;洞身左、右线均位于R=4500的圆曲线上;出口左、右线分别位于R=2600和R=2500的圆曲线上。左线纵坡为1.75%~0.78%的单向坡,右线纵坡为1.75%~0.82%的单向坡
(沿路线前进方向上坡为正)。
图1.1
2.计划工程划分
图2.1工况划分
施工步1:左上侧开挖 施工步2:左上侧施作喷射混凝土、锚杆及喷混硬化
施工步3:左下侧开挖 施工步4:左下侧施作喷射混凝土、锚杆及喷混硬化
施工步5右侧开挖 施工步6:右侧施作喷射混凝土、锚杆及喷混硬化
3有限元模型
根据工况条件可以建立有限元模型如图3.1所示;得到喷射混凝土、锚杆及喷混硬化图如图3.2所示。
图3.1模型全局图
图3.2喷射混凝土、锚杆及喷混硬化图
4二维计算结果分析
4.1位移分析
图4.1-4.9为两步法施工后两洞口的竖向位移图。
图4.1左上侧开挖
图4.2左上侧锚杆、喷混
图4.3左上侧喷混硬化
图4.4左下侧开挖
图4.5左下侧锚杆、喷混
图4.6左下侧喷混硬化
图4.7右侧开挖
图4.8右侧锚杆、喷混
图4.9右侧喷混硬化
从上面9张图可见:
(1) 隧道的下层主要发生在开挖部位或者附近。拱顶的下层为主要部分,隧道下部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鼓起,这种现象表明模拟拱顶在荷载卸去的时候会发生下沉,底板荷载卸去时回弹的特性。
(2) 当分步法施工完成后,不同地层的下降等值线大致对称。并且,最大沉降都发生在隧道中心线处。
(3) 各岩层岩体的竖向位移与其距开挖岩体距离成反比,可见开挖部位为受力变化最大的部位。
5结论
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竖向位移建立二维平面模拟了隧道施工受力分析,台阶法施工时,尽管对围岩的扰动较少,但是开挖断面比较大,围岩所受约束快速得到释放,所以围岩变形很快,不利于工程中的控制。开挖左上侧部分时,跨度大,在左上侧下端应力的集中会很大,对于隧道外部荷载的承受非常不利,因此,要求施工时要使用强度较高的支护,并且支护要及时,各工况的的连续性要保持好,要注意加固处理左上侧和左下侧的联结处。
参考文献
[1] 杜庆丽,焦苍.矩形浅埋软岩隧道开挖非线性过程数值模拟[J]. 施工技术,2005,(6).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 蓄电池的检查与日常维护 课件(共28张PPT)《汽车电器检测与维修》同步教学(机工版·2020).ppt.pptx VIP
- 电导率分析仪PRO-C3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PPT.pptx VIP
- FSC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制度文件表单一整套.doc VIP
- LG TS16TH说明书 用户手册.pdf
- 智能体互联网技术白皮书(2025年)-.docx VIP
- 廉洁职业保证措施.docx VIP
- 考务工作手册(发给考务和监考) .pdf VIP
- 2023年长沙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12(excel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