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国传教士眼中长征.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外国传教士眼中长征

一个外国传教士眼中的长征   在瑞士人勃沙特一生当中,有20多年的时光是在中国度过的,而其中18个月的特殊经历给他终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1922年,作为一名传教士,25岁的勃沙特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很快他有了一个中国名字,叫薄复礼。不久之后,薄复礼辗转来到当时最为贫困的省份之一 ――贵州,开始了他在中国的传教生涯。1934年秋天,薄复礼和萧克率领的红六军团不期而遇,成为了红军的一名俘虏。此后,薄复礼跟随这支部队,走过了18个月的漫漫征途。薄复礼被红军释放之后,根据这一段经历撰写了一部回忆录,这也是外国人记录红军长征的第一部著作。在晚年追忆往事的时候,薄复礼曾经这样说,那18个月的艰难困苦是他一生中最神奇的经历。      一         1934年10月1日,是薄复礼一生当中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是他来中国12周年的纪念日,然而,这并不是最主要的,那一天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薄复礼的人生之旅。   张国琦:1934年10月1日,他们打到贵州黄平县的旧州。旧州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县城,还有国民党的机场。那里有一个教堂,红军打进去以后就包围了这个教堂,抓住了传教士。   薄复礼:我们不得不走下山,看到在我们打算住宿的村子里,有成百上千的人充斥其间,他们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我们是红军。”   这支突然出现在贵州的红军部队,是刚刚组建不久的红六军团,他们来自江西和湖南交界的湘赣苏区,而军团长就是年仅27岁的萧克。   张国琦:中央在1934年7月23日给红六军团发了一个指令,要求他们离开当时的根据地,到湖南的中部去发展,开辟新的根据地。   萧克:当时没有什么中央红军要长征的概念,那时候我们就是走在前面当先锋,中央也没有讲,我们是根据形势走这条路。如果中央红军出来,也会走我们这条路。   张国琦:当时有两个先遣队,一个是七军团――方志敏的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向是浙江一带。西征,我觉得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萧老在中央红军出发之前打开一条通道,或者摸摸这条路上的情况。   湘赣苏区的前身,是毛泽东等人创建的井冈山根据地,这里与当时党中央所在的中央苏区只有一江之隔,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张国琦:当时的红军,可以说绝大部分是独立作战,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尽管中央有军委、军事部,但是对于具体各个地域的红军作战指挥不到,所以每一个方面军的独立战区的军事指挥员,在指挥作战的问题上都是独立思考的,中央红军当时在江西、福建。湘赣,就是萧老这个地方也是一个独立在赣江以西的战区。   萧克后来回忆说,虽然中央的电令并没有很明确的指示,但是当时湘赣苏区的中央代表任弼时的一番话,让他既感到震动又受到了启示。   张国琦:实际上当时任弼时有这个考虑,他认为中央红军可能要撤离根据地,要向西进,所以在领导层里边,对这一点一路上做工作,几乎每天都要给中央发电报,报告这一路的情况。他们出发之前,尽管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出发的形式是搬家式的,把所有的该带的和不该带的东西全部带上了。   1934年8月7日下午3点,9000名湘赣子弟兵,在任弼时、萧克和王震的率领下,踏上了西进的征途。   张国琦:当时中央要求他们不仅部队要撤,而且组织了一个做群众工作的工作团,就是准备到一个新的地方再建立根据地,开展群众运动,打土豪分田地。萧老在他的回忆录里面曾经讲过,连老虎钳子都带上。每次行军的时候,部队抬着发电机、电报机,所以部队的机动性很差,后来尤其是到了贵州,都丢得差不多了。他们出发的时候,部队打了几个漂亮仗,四道封锁线都冲过去了,没有像中央红军受那么大损失,当时湖南的军阀并没有注意到这支部队,等到了贵州,贵州的军阀战斗力不强,是有名的双枪兵,所以在贵州打得还可以。      二      1934年8月,红六军团从湘赣苏区出发,向西挺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六军团就突出重围,直插湘桂两省。这个消息,引起了湖南、广西军阀的震动,他们开始调集重兵,严防红军入境。萧克回忆说,根据敌情的变化,部队开始向贵州境内运动,然而,进入贵州之后,红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萧克:过去不了解贵州的地形,我们只习惯于江西、湖南的地形,那里好得多。我们感到贵州的地形就是一上一下、山多山高、谷底很深、道路窄小。我们到贵州,马丢了不少。那些马在湖南、江西可以走,到贵州就走不了了,有些好马就走下来了,不是好马就走不了,摔到沟里去了。   贵州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之称,对于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薄复礼也是深有体会,此时他已经在贵州居住了十多年。   薄复礼:当时连骑自行车的路都没有,因为它是个山区省份,上坡路都是开在岩石上的石阶。   张国琦:当时贵州比较封闭,道路基本没有,都是靠走。我听萧老他们都给我讲过,问当地的老百姓:“到旧州有多远?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