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沥青燃烧炉NTO-莫尼特
深圳市莫尼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MONITOR INSTRUMENT CO.,LTD
沥青燃烧炉 NTO
NTO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种用红外加热技术的NCAT 沥青燃烧炉,Troxler 公司独家专利产品,符合ASTM
和 AASHTO 实验室标准试验方法,见“ASTM D6307-98 HMA 沥青含量标准燃烧测试法”和“AASHTO
T-308-2001 HMA 沥青混合物含量标准燃烧测试法”。
NTO 的最大优点:
·使用专利的红外线加热燃烧技术,不仅试验时间短,而且燃烧也非常干净
·节省时间,对比其它是燃烧炉,NTO 不需要试验准备时间,从而节约了试验时间
·重量轻,由于燃烧试验干净卫生不需要特别的废气/灰处理装置,因而重量轻,只有 63.5kg
·燃烧充分而干净,比目前其它技术少排放至少三分之二的废气/灰,不需要特别的处理装置
·用240V ac/15 Amp 电源即可满足要求
·一次可以对5000g 的试样进行试验
·试验实现智能控制,沥青不会在炉内融解造成污染
·炉壁采用耐高温穿梭机用隔热防火材料
热传递技术:
为了使燃烧炉里的沥青燃烧,必须给炉内的沥青加热,使沥青达到自身的燃点燃烧。通常加热方式有三种:
热传导、热对流和辐射加热。
热传导的方法要求加热源和被加热物体直接接触,例如加入热水器煮水的时候通常是加热元件直接浸入水
中,这样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就直接被周围的水吸收而被加热。
如果使用热对流技术,那么热量首先会传递到热源周围的空气(介质)中,然后物体才会被热气流加热。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沥青燃烧炉使用的技术都是热对流加热技术。这种技术要求燃烧室内的沥青试样周围的空气
也要被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这样的高温气体才能给沥青试样传递足够的热量使沥青达到燃点。
第三种加热方式是辐射加热技术,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太阳给地球表面加热就是光波辐射加热。由于地球和太阳
莫尼特―――――――――致力于提供土木工程测试领域的全面解决方案
深圳办事处: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泰然工贸园(七路)202 栋 5 层东侧 513# 邮编:518040 电话:075583981817 传真:0755
北京办事处: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三区七号楼 301-302 室 邮编:100028 电话:010传真:010
上海办事处: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长逸路 15 号 A 座复旦软件园 602 室 邮编:200441 电话:021传真:021
成都办事处: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白丝街 2 号缤纷假日 10 楼 25 室 邮编:610031 电话:028传真:028
广州办事处: 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西 190 号东方都市广场 A 座 2105 室 邮编:510630 电话:020传真:020
Email: info@
深圳市莫尼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MONITOR INSTRUMENT CO.,LTD
之间是完全没有阻隔物遮挡的,所以太阳的能量能够直接辐射到地球上,地球表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的热能并且
通过对流将表层大气加热,但是 10000 英尺的高空的温度仍然在摄氏零度以下。Troxler 公司的新技术燃烧炉
NTO ,其热能辐射源是使用光谱中的红外线波段。NTO 通过发射红外线而直接将热能传递至沥青试样表面,于
是沥青试样就会迅速升温而达到沥青材料的燃烧点燃烧,同时燃烧室内的空气却不会被红外线加热,燃烧室内
的空气只会因为高温试样产生的热对流而被加热。
不需要温度校正系数:
现今使用的对流传热技术沥青燃烧炉要求试验中输入一个温度校正系数用来计算加热装置周围的热流量。
而 Troxler 公司的 NTO 燃烧炉使用了专利设计的红外线加热燃烧技术,因而消除了试验过程出错的潜在可能因
素。
符合 ASTM/AASHTO 标准试验法:
NTO 沥青燃烧炉应用了 NCAT 沥青成分燃烧试验法。它完全符合或者优于国际公认的“ASTM D630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煮或油煎处理对方格星虫肉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变化的影响.PDF
- 水环境下具有氨基和羧基间双氢键的缬氨酸旋光异构及-中山大学学报.PDF
- 水甲醇和乙醇液体微结构性质的Car-Parrinello-IngentaConnect.PDF
-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萧山三中.PPT
- 水稻二化螟抗药性检测技术规范-江西质量技术监督局.DOC
- 水稻旱育壮秧的根际生态学特性分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PDF
- 水稻油菜素内酯相关基因及其功能研究进展-河南农业科学.PDF
- 水稻种子储藏技术规范-黑龙江质量技术监督局.DOC
- 水稻秸秆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产物分析-江苏农业科学.PDF
- 水稻纹枯病菌RsCat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