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艺术的春天-中国美术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像艺术的春天-中国美术馆

7171 话题话题 TOPICTOPIC 影像艺术的春天? THE SPRING OF VIDEO ART 近来,有关影像艺术的事件前所未有地层出不穷——中国第一代影像艺术家王 功新、杨福东、张培力的个展于国内外开幕;年轻一代纷纷崭露头角——“80 后”艺术家黄然的最新影片入围戛纳电影节短片单元;正在举办首个中国个展 的英国影像艺术家詹姆斯·理查兹(James Richards)获本届透纳奖提名。 而市场方面,于 5 月中进行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首次推出影像单元“光映 现场”(Film)。这一系列热点事件,是否意味着当代艺术影像热的到来? 文 ■ 吴亦飞 编辑 ■ 刘耀华 72 话题 TOPIC 影像往往被迫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在其自身的艺术语境中默默发展。 不新的媒介,新话题 严格说来,影像艺术并不是一个明晰的艺术门类,从媒介的角度来看,包含 数字技术的急速发展使得录像艺术与数码媒体艺术之间的界线愈来愈模糊。这其 电影 (Film )、录像艺术 (Video Art )及数字艺术 (Digital Art ),有时也会以新 中最关键的便是数字技术的大众化,以及互联网与现实生活的深度交叉。过去专 媒体艺术的姿态出现。在被大大小小的屏幕所包围的今天,我们对身边的各 业的影像设备与技术只是面向少数人的语言,而现在几乎人手一部的iPhone 也能 种影像已习以为常。胶片作品可以转化为录像磁带,并被进一步数字化至互 拍出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影片《寻找小糖人》(Searching for Sugar Man )。 联网上传播。影像艺术作品作为综合的视听体验,以动态画面配合声音、环境, 曾参展今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 “后网络艺术”,近来颇受瞩目的洛杉矶 4 其有关媒介的概念之争早已不是关键问题了。 艺术家佩特拉·科特莱特 (Petra Cortright )喜欢用网上找到的免费软件和网络摄像头 1 拍摄作品,并直接在网络上共享——新生代们生来就是数字化和互联的。 0 2 相较于国内影像艺术逾20 年的历史,西方艺术界早在上世纪60 年代便开始 E 了以动态影像为表现媒材的探索实践,其背景为50 年代美国家庭电视机普 从“边缘”走向热点 N U 及化,以及录像器材与技术的发展。1959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