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课香港流行音乐
第五课 香港流行音乐——社会背景、音乐背景 1、社会背景 1950年代以前,香港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流行音乐,社会上即便流传着一些流行歌曲,也都是来自上海的时代曲。 经济方面,到了1960年代,香港的经济开始高速发展,短短十年间,香港从一个轻口港迅速转型为工业化城市。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很多从外地到香港发展的“移民”开始慢慢喜欢上了香港,并且形成了定居思想。 教育和文化方面,香港采用英国教育模式,他们受到西方教育的影响,生活上崇尚金钱,文化上崇尚欧美,这为欧美流行音乐在香港盛行奠定了基础。 传媒方面,1960年代,电影、电视、广播均在流行音乐推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60年代,“邵氏兄弟”在香港电影市场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每片必歌”的潮流使歌舞片电影在香港再登高峰。 从音乐风格上看,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流行音乐基本延续了上海时代曲轻柔曼妙、委婉柔和的曲风,但因受到粤曲和欧美音乐的影响,它也逐渐呈现出了香港的本土特征。 2、音乐背景 香港流行音乐由国语歌曲、粤语歌曲和英语歌曲三大部分组成,这三种文化形态形成了香港流行音乐的三大格局。 2.1时代曲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内地时局动荡,很多知识分子为了逃避战乱,来到香港,上海时代曲同时传到香港,《夜来香》、《玫瑰玫瑰我爱你》等一批上海时代曲在上海非常流行。 2.2粤曲 粤语歌曲在五六十年代就已在社会上流行,但造成广泛影响是在1974年以后。 从根源上来看,粤语歌曲的音乐根基主要来自粤曲。 鉴于粤曲的深厚文化基础,到70年代中期粤语流行歌曲兴起之前,像《分飞燕》、《帝女花》、《家和万事兴》、《劲草娇花》等歌曲已在社会上造成广泛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