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空间叙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朗读者空间叙事

《朗读者》的空间叙事   [摘 要]电影《朗读者》中的空间既是叙事背景,又是叙事结构。本文试图将电影与小说进行相互比较,分析影片中先后出现的五个具有特定含义的空间,探讨空间叙事在影片中的主要功能,解读时间的空间化、缺失空间所隐含的秘密和成长及其符号的意义。通过阐明影片空间叙事的结构与功能,寻找隐藏在空间叙事背后的社会深层文化内核。   [关键词]空间叙事;时间;秘密;成长      本纳德#8226;施林克所著的小说《朗读者》(Der Vorleser)于1995年问世,书中涉及了许多充满深刻内涵的多层次主题。正如作者在接受采访时所言,《朗读者》中展现了情与法、尊严与负罪、代际之间的冲突,而这些主题又全都被置于沉重的历史之下。[1]1-5从小说中使用的叙事手段和策略来看,作者一反当代许多文学作品所追求的实验性和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平实中见深刻,朴素又透着精巧。[2]108-1132008年底,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朗读者》(The Reader)正式公映。虽然导演史蒂芬#8226;戴德利曾说,“并不想做一部电影让人一下就想到这本书,只是依据这本书来创作”,但是电影的拍摄还是相当忠于原著的。[3]戴德利本人是从舞台剧转向大银幕的,这使他能够很好地理解“在影片的叙事中,空间其实始终在场,始终被表现。”[4]107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他发挥电影空间叙事的表现力,观众提供独特的直观视听感受。因此,对影片中空间的解读绝不能仅仅局限在叙事的背景,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空间构成了一个“叙事的结构”。[5]82-88基于此,本文试图透过对空间叙事的分析,寻找隐藏在叙事空间背后的社会深层文化内核。   一、时间的空间化   故事的叙事以米夏为中心,他是整部电影的旁白者,也是讲述人。影片始于1995年“现实”生活中的米夏,当他走近窗户眺望窗外的电车之时,导演运用当事人的回忆巧妙地将观众引入即将展开的故事。时间伴随着电车的穿行回到了1958年,米夏与汉娜初次见面是在她家楼下,这栋楼墙面表层脱落,已经露出砖块,内部光线阴暗,建筑物的斑驳展现了历史的沧桑。相反,米夏的家则是另一番景象,父亲、母亲,还有兄弟姐妹,这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明亮是这家的主色调,但是观众却能感觉到,在这个家庭中有一种无形的距离。汉娜和米夏这两个家庭空间呈现出的鲜明对比,这也暗示着未来潜在的种种冲突。不过,影片正是采用两个对比强烈的家庭还原了一个具有时间性的历史空间,而聚焦在这两个家庭空间背后的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战败的德国。透过汉娜的住所、米夏集邮册中纳粹的邮票,可以感觉到第三帝国在倒台多年之后,仍旧像乌云一样笼罩在德国的上空。通过对两个布局巧妙的私人空间的建构,导演已经不动声色地将故事融入了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或者说,时间已经用空间化的叙事展现给了观众。   米夏病愈之后去汉娜的家向她道谢,空间的叙事也开始转向对他们之间情感进程的描述。影片此处的处理与小说不同,它并没有突出建筑外部环境的与众不同,而更加注重建筑空间的内部。[1]6-7伴随着具有方位指向的各种声音,观众被一步步引入汉娜的家,倾倒水泥、敲打木板的声音逐渐消失,从汉娜房间里面传出了悠扬的乐声。看似由漫不经心的色彩所组成的空间造型,却为观众带来了一个非常直观的视觉印象。透过米夏的眼睛可以看到,进门处正对着的浴缸,红色的窗帘,发黄的墙纸,一张单人床上放着一个枕头,以及穿着蓝色罩衫的汉娜。被汉娜发现在偷看她换衣服后,少不经事的米夏竟然因为过于紧张而逃跑了。一个交织着激情与欲望的空间被建构起来,而它也就一直萦绕在米夏的思绪当中,无论怎样都无法摆脱。不久,米夏便再次鼓起勇气来到汉娜家。自此以后,他们开始了难以自拔的忘年之恋。直到有一天,汉娜要求米夏在性爱之前为她朗读。这是影片进行到28′00″~29′50″时,在将近1分50秒里面,尼可#8226;穆利(Nico Muhly)的配乐与这一场景配合得天衣无缝。整首配乐就被命名为《朗读》,全长1分53秒,前半部分比较欢快,后半部分旋律则比较凝重。实际上,这一次朗读只用了配乐的前半部分,主要突出轻松活泼的味道,伴着朗读声,竖琴与钢琴将米夏的紧张、青涩与好奇娓娓道来。   后来,米夏提议骑自行车去郊游,汉娜愉快地答应了他,而就在他们郊游的路上,出现了影片中第二个重要的叙事空间――教堂。汉娜进入教堂之后,听到了唱诗班的歌声,她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不知是汉娜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在歌声中得到升华,抑或是因为这座教堂勾起了曾经不堪回首的往事。相反,小说中的情节却并非如此,他们在郊游的路上发生了一次争吵,汉娜曾经用皮带来抽打米夏,致使他嘴唇破裂,满口血腥,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凶悍的汉娜。[1]49导演如此处理自然有其深刻用意,汉娜的形象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被柔化,也使她更加容易获得同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