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医医案学(7).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医案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谷 松 第七讲 近代名医医案选评 丁甘仁医案 曹颖甫医案 章次公医案 吴佩衡医案 蒲辅周医案 岳美中医案 丁甘仁医案 丁甘仁(1865—1926),名泽周,为孟河名医。他初在无锡、苏州行医后,后经人推荐去沪,时喉痧流行,丁氏因内外喉三科兼擅,救治危症颇多,声名遂盛。丁氏一生平忙于诊务,著作有《喉痧证治概要》、《脉学辑要》、《丁甘仁医案》等。 丁甘仁医案的案语比较规范,故利于初学者。 凡重症救治,必用经方,善后调理则用时方平淡之品。 医案来源 :《丁甘仁医案》 湿温案 郑,湿温十六天,身灼热,有汗不退,口渴欲饮,烦躁少寐,梦语如呓,目红溲赤,舌红糙无津,脉象弦数,红疹布于胸膺之间。此湿已化热,湿已化燥,燥火入营,伤阴劫津,有吸尽西江之势,化源告竭,风动痉厥之变,恐在日前。亟拟大剂生津凉营,以清炎炎之威,冀其津生邪却,出险人夷为幸。 湿温案 鲜生地六钱 天花粉三钱 川贝母二钱 生甘草八分 粉丹皮二钱 冬桑叶三钱 银花八钱 白薇钱半 羚羊片八分 茯神三钱 带心连翘三钱 茅芦根各一两 鲜石斛四钱 鲜竹叶三十片 湿温案 二诊:湿温十八天,甘寒清解,已服二剂,舌红糙略润,津液有来复之渐,身灼热,口渴欲饮均减,夜寐略安,佳境也。红疹布而渐多,自白红丝,小溲短赤,脉数不静,少阴之阴已伤,水不济火,营分之热尚炽,木火升腾,前方既见效机,毋庸改弦易辙也。 原方加西洋参钱半,鲜藕四两(切片入煎)。 湿温案 三诊:湿温三候,温化热,湿化燥。叠进生津谅解,身灼热大减,寐安,梦语亦止,红疹满布,营分之热已得外达;脉数不静,舌转光红,小便黄,七八日未更衣,阴液难以骤复;水火尚炽,余焰未净,仍拟生津泄热,佐通腑气,虽缓下,亦寓存阴之意。 西洋参钱半 冬桑叶二钱 天花粉三钱 白薇钱半 鲜生地四钱 粉丹皮二钱 川贝母三钱 生甘草六分 鲜石斛四钱 茯神三钱 郁枣仁各三钱(研)麻仁四钱(研)活芦根一尺(去节) 湿温案 四诊:湿温二十二天,身灼热已退,寐安神情,红疹布而渐化,腑气亦通,舌质红,苔微白,脉象濡软而数,精神疲倦,小溲淡黄,谷食无味。邪退正虚,脾胃鼓舞无权。今拟养血和胃。寒凉慎用,虑过犹不及也。 西洋参五钱(米炒)茯神三钱 川石斛三钱 生甘草五分通草八分 瓜蒌皮二钱 广橘白一钱 川贝母二钱 北秫米三钱(包) 湿温案 按:湿温并非禁用养阴剂,此案患病十六天,一派伤津劫液、肝风内动之象,故用药如此。 湿温案 朱孩,湿温已延月余,身热不退,腹痛便泄,大腹膨胀,面浮体肿,舌苔灰黄,脉象濡数,纹色青紫,已逾气关,某专科投以银、翘、芩、连、滑石、通草、楂、曲、鸡金、苓、术等。 熟附片八分 炒干姜五分 炒白术钱半 连皮苓三钱 陈皮一钱 炒潞党一钱 软柴胡五分 清炙草五分 川椒目十粒砂仁八分 大腹皮二钱 六神曲三钱 原按:此症疑似之处,最难辨别,认定三阴见蒙,投以温药,故能无虑也,否则再进寒凉,必致邪陷阳越而不起矣。 按:上案为阴虚证,此案为阳虚证,可见湿温病变化颇多,于此亦可见医者辨证工夫之浅深。此案身热不退,而投银、翘、芥、连不效者,为邪机已内陷三阴,非振奋阳气不能达邪。 泄泻 朱右,形瘦色苍,水火体质,血亏不能养肝,肝气横逆,犯胃则呕,克脾则泻,泻久阴伤,津无上潮,口干舌光,经闭四月,脉象弦细,延即成损。拟敛肝柔肝,扶土和中。 按:瘦人阴虚,加之呕泻,舌光口干,明系肝胃阴伤、肝气横逆之证。治当酸甘化阴,乌梅、芍药、白术、木瓜、山药均不可缺。 曹颖甫医案 曹颖甫(1867—1937),名家达,江苏江阴人。1902年中举人,后致力于医学。曾执教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并主持上海慈善团体同仁辅元堂的医务。 著作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以及学生整理的《经方实验录》及《曹颖甫先生医案》 其医学以仲景为宗,故临证好用仲景方,自谓在上海期间“用经方取效者十常八九”(《经方实验录》序)。曹氏用药峻重,所用经方每有一味不更且剂量依旧者,在风行时方的当时确是别有风格,故有“曹派”之称。研读其医案颇能体会经方运用的深意。 医案来源:《曹颖甫先生医案》 湿热案 猪苓三钱 阿胶二钱 滑石五钱 扁豆四钱 冬瓜仁三钱 瓜蒌皮二钱 象贝母三钱 炒泽泻三钱 桔梗二钱 按: 此方为猪苓汤去泽泻,加桔梗、通草、款冬花、紫苑。猪苓汤为仲景治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曹氏用治肺气失宣,水与热结的咳嗽足肿,故如此加减。 阳明头痛案 水神阁彭左,不大便五日,头痛,脉滑。 章次公医案 章次公(1903~1959),名成之,江苏镇江人。早年攻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于丁甘仁、曹颖甫诸先生。 章次公医案分析病机,多有中西医学理论合并讨论,如“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