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的研究-化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VIP

改性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的研究-化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性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的研究-化学工程专业论文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Adsorption Desulfurization by 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Science By Wang Peng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 Yang Hao May, 2015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摘 要 燃料油中的硫化物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硫化物燃烧后以 SOx 的形式排放到 大气中,危害农作物和建筑。传统的加氢脱硫脱是在 H2 氛围下,通过催化剂将燃油中 硫转为 H2S,从而达到除去燃油中的硫化物的目的。加氢脱硫会造成燃料油辛烷值的损 耗,并且能源消耗大,操作成本高。与传统的加氢脱硫相比吸附脱硫具有操作条件温和、 成本低、能耗低、不损耗辛烷值、对噻吩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等优点。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丰富、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来源广泛,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但是也存在吸附容量小吸附速率慢等问题。本文选用两种商业活性炭,分别标记为 AC1(天津德恩)、AC2(河南长葛),并对改性后的活性炭吸附性能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及 结论如下: (1)首先进行静态吸附。研究发现,AC2 的脱硫性能明显优于 AC1,AC1、AC2 的最 佳吸附温度分别为 35℃和 45℃。 (2)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温度、处理时间、硝酸浓度等因素对活性炭脱硫性能的影响。 正交结果表明,用 30%硝酸在 25℃条件下处理 4h 的活性炭具有良好的脱硫性能,脱硫 率达 72%。与未经处理的活性炭相比,吸附硫容从 0.3mmol/g 提高至 0.45mmol/g,提高 了 0.5 倍。 (3)采用浸渍和超声结合法制备了 Ni/AC、Cu/AC、Co/AC 三种吸附剂,并通过静态 吸附实验考察了煅烧温度、金属活性成分负载量对活性炭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三种吸附剂的最佳煅烧温度都为 400℃,三种吸附剂金属离子最佳负载量分别为 4.0%、 3.0%、1.0%。Ni/AC、Cu/AC、Co/AC 对 DBT 的脱硫率分别达 82%、84%、85%。 (4)活性炭吸附 DBT 的吸附等温线借助于 Langmuir 和 Freundlich 模型来描述,结果 表明:Ni/AC、Cu/AC、Co/AC 三种吸附剂对 DBT 分子的吸附都符合 Langmuir 模型和 Freundlich 模型。经过负载改性后活性炭的最大吸附硫容达 0.98mmol/g。动力学研究表 明活性炭对 DBT 的吸附过程更加符合 Lagergren 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分析表明, 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活性炭对 DBT 分子的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过程。 (5)动态吸附结果表明,吸附剂最佳的吸附温度仍为 45℃,且穿透时间随着床层高 I 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 Yoon-Nelson 模型模拟出穿透时间 与固定床床层高度的关系。 关键词:二苯并噻吩,活性炭,吸附脱硫 II ABSTRACT SOx is the culprit of acid rain, which is caused by combustion emissions of sulfur compounds from the fuel oil. Acid rain brings great harm to crops and buildings. Traditionally,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 was selected as the main desulfurization method. While, hydrodesulfurization will cause the loss of octane number, H2 consumption, high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Compared with HDS, adsorption desulfuriz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mild operating conditions, low energy consumption, no loss of octane number and good selectivity 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