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练习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伯牙善鼓琴练习题

伯牙善鼓琴 文学常识及注释: 本文选自《 》,相传为 时期 所著。 伯牙善鼓琴( ) 志在登高山( ),志( ) 峨峨兮若泰山( ) 洋洋兮若江河( ) 伯牙所念( )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 卒逢暴雨( ) 乃援琴而鼓之( ) 初为霖雨之操( ),霖雨( ),操( ) 钟子期辄穷其趣( )穷( )趣( ) 伯牙乃舍琴( ) 吾于何逃声哉( ),逃( ) 理解题: 1.本文言简意丰,结构紧凑,请分析文章开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内容上写出了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的特点。结构上是全文的总纲,领起下文对二人善谈善听的具体描写。 2.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既是弹琴高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文中伯牙的“善弹琴”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方面伯牙能把自己的情怀准确地寄托于琴音中,大雨,山崩的声音十分传神,琴技炉火纯青。另一方面钟子期能准确的了解伯牙心意,除了因为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外,同时也能看出伯牙的琴技高超。 3.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可见知音难觅,知己难求。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当伯牙终于遇到能真正听懂他琴声的钟子期时有何表现? 伯牙停止弹琴慨叹道:“好啊,好啊,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到的一样。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琴声呢?” 4.言为心声,曲亦传情。请说说伯牙“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的原因。并谈谈伯牙所说的“吾于何逃声哉”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伯牙到泰山游玩时,突遇暴雨,不禁心中失落悲伤。所以“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言外之意是赞叹钟子期善听,自己弹奏的乐曲都不能逃过他的耳朵。 5.常言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因此“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传为佳话。读了本文,你认为哪些地方表现了钟子期不愧为伯牙的“知音”? 伯牙弹琴时,心中想着高山与流水,钟子期就能听出高山的巍峨和江河的浩荡。伯牙心中悲叹,弹奏霖雨与崩山之音时,钟子期也能穷尽其中之意。 6.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知音”一词的理解。 伯牙所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准确领会。真正的知音就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7.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⑴文中表现钟子期善听的句子是:【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高山流水】 ⑵“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些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⑶?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⑷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⑸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高山流水,解释: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⑹2011山西省《成语里的歌声》: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有些语言十分生动、传神,请把第⑥段中对《高山流水》高度赞赏的两个句子,认真地抄在下面的方格里。(2分)【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⑺难点探究。? ?本文是如何围绕“知音”安排结构的?? ①“知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知音”表现在“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全文围绕这句话逐步展开。? ②“知音”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知音”表现在“伯牙所念,种子期必得之”,作者以这句话承接上下文。? ③由对“知音”的感慨(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抒发了作者对知音的渴求,突出文章主旨。 ⑻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他不但欣赏对方,而且从不吝惜表达自己的强烈赞美之情。情结合具体语句,从句式角度进行分析。【示例一:从语气上看,钟子期评价都用感叹句,如“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对伯牙的琴技高度赞美。示例二:从结构上看,钟子期的评价都用倒装句,先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