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序 
 《史記》曰(一):「齊民無蓋藏。」如淳注曰:「齊,無貴賤,故謂之齊民 
者,若(二)今言平民(三)也。」 
後魏高陽太守賈思勰撰 
蓋神農為耒耜,以利天下;堯命四子「一」,敬授民時;舜命后稷,食(四) 
為政首;禹制土田,萬國作乂「二」;殷周之盛,詩書所述,要在安民,富而 
教之。 
 《管子》曰(五):「一農不耕,民有飢者;一女不織,民有寒者。」「倉廩 
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丈人曰(六):「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 
為夫子?」傳曰(七):「人生在勤,勤則不匱。」古(八)語曰:「力能勝 
貧,謹能勝禍。」蓋言勤力可以不貧,謹身可以避禍。故李悝為魏文侯作盡地 
力之教,國以富強;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戰之賞,傾奪鄰國而雄諸侯(九)。 
 《淮南子》曰(十):「聖人不恥身之賤也,愧道之不行也;不憂命之長短, 
而憂百姓之窮。是故禹為治水,以身解於陽盱之河;湯由苦旱,以身禱於桑林 
之祭「三」。……神農憔悴,堯瘦,舜黎黑,禹胼胝。由此觀之,則聖人之 
憂勞百姓亦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肢不勤,思慮不用,而事治求 
贍「四」者,未之聞也。」「故田者不強,囷倉不盈;將相不強,功烈「五」 
不成。」 
 《仲長子》曰(十一):「天為之時,而我不農,穀亦不可得而取之。青春至 
焉,時雨降焉,始之耕田,終之簠、簋「六」,惰者釜之,勤者鍾「七」之。 
矧夫不為,而尚「八」乎食也哉?」《譙子》曰(十二):「朝發而夕異宿「 
九」,勤則菜盈傾筐。且苟無(十三)羽毛,不織不衣;不能茹草飲水,不耕 
不食。安可以不自力哉?」 
晁錯曰(十四):「聖王在上,而民不凍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 
為開其資財之道也。……夫寒之於衣,不待輕煖;飢之於食,不待甘旨。飢寒 
至身,不顧廉恥。一日不再食則飢,終歲不製衣則寒。夫腹飢不得食,體寒不 
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夫珠、玉、金、銀,飢不可食 
,寒不可衣。……粟、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飢寒至。是故明君貴五穀 
而賤金玉。」劉陶曰(十五):「民可百年無貨,不可一朝有飢,故食為至急 
。」陳思王曰(十六):「寒者不貪尺玉而思短褐「一0」,飢者不願千金而 
美一食。千金、尺玉至貴,而不若一食、短褐之惡者,物時有所急也。」誠哉 
                                                                       1 / 718 
言乎! 
神農、倉頡,聖人者也;其於事也,有所不能矣。故趙過始為牛耕「一一」, 
實勝耒耜之利;蔡倫立意造紙,豈方縑、牘之煩「一二」?且耿壽昌之常平倉 
 「一三」,桑弘羊之均輸法「一四」,益國利民,不朽之術也。諺曰:「智如 
禹、湯,不如嘗更(十七)。「一五」」是以樊遲「一六」請學稼,孔子答曰 
:「吾不如老農。」然則聖賢之智,猶有所未達,而況於凡庸者乎? 
猗頓「一七」,魯窮士,聞陶朱公富,問術焉。告之曰:「欲速富,畜五牸( 
十八)。」乃畜牛羊,子息萬計。九真、廬江,不知牛耕,每致困乏。任延「 
一八」、王景「一九」,乃令鑄作田器,教之墾闢,歲歲開廣,百姓充給。燉 
煌不曉作耬犁;及種,人牛功力既費,而收穀更少。皇甫隆「二0」乃教作耬 
犁,所省庸力過半,得穀加五。又燉煌俗,婦女作裙,攣(十九)縮如羊腸, 
用布一匹。隆又禁改之,所省復不貲。茨充「二一」為桂陽令,俗不種桑,無 
蠶織絲麻之利,類皆以麻枲頭貯衣「二二」。民惰窳羊主切,少麤「二三」履 
,足多剖裂血出,盛冬皆然火燎炙。充教民益種桑、柘,養蠶,織履,復令種 
紵麻「二四」。數年之間,大賴其利,衣履溫暖。今江南知桑蠶織履,皆充之 
教也。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織績;民冬月無衣,積(二十)細草,臥其中 
,見吏則衣草而出。崔寔「二五」為作紡績、織紝之具以教,民得以免寒苦。 
安在不教乎? 
黃霸「二六」為潁(二一)川,使郵亭、鄉官「二七」,皆畜雞、豚,以贍鰥 
、寡、貧窮者;及務耕桑,節用,殖財,種樹。鰥、寡、孤、獨,有死無以葬 
者,鄉部書言,霸具為區處:某所大木,可以為棺;某亭豚子,可以祭。吏往 
皆如言。襲遂「二八」為渤海,勸民務農桑,令口種一樹(二二)榆,百本 
 「二九」,五十本蔥,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雞(二三)。民有帶持刀劍者, 
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春夏不得不趣田畝,秋冬課 
 「三0」收斂,益蓄果實、菱、芡。吏民皆富實。召信臣「三一」為南陽,好 
為民興利,務在富之。躬勸農耕,出入阡陌,止舍離鄉亭「三二」,稀有安居 
。時行視郡中水泉,開通溝瀆,起水門、提閼「三三」,凡數十處,以廣溉灌 
,民得其利,蓄積有餘。禁止嫁娶送終奢靡,務出於儉約。郡中莫不耕稼力田 
。吏民親愛信臣,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