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教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夜归鹿门歌(教案)

《夜归鹿门歌》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展开联想与想象,不仅能意会意境,而且能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描述意境。 2、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缘景明情”的欣赏方法,结合“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准确把握诗人追求隐逸,淡泊洒脱的人生志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展开联想与想象。 2、运用“缘景明情”的欣赏方法,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把握诗人的隐逸志趣。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春晓》《宿建德江》《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了解孟浩然诗的特点:诗歌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语言清淡,意境清远 了解诗人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以隐居终身。 二、以意逆志 1、解题:诗歌描述了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你认为,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是哪一个?(夜——意境 归——活动 鹿门——主旨) 2、齐读诗歌,诗中点题的诗句是哪一句?诗中还写了一种归途,有何作用? (余亦乘舟归鹿门;人归江村,对比,两种归途的对比,对比中“我”的选择明确) 3、自读诗歌,勾画出诗人归鹿门的所见、所闻、所感分别是什么? (所见: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鹿门月照开烟树,岩扉松径长寂寥。 所闻:山寺钟鸣、争渡喧 所感:喧、忽到庞公栖隐处、惟有幽人自来去) 4、入境,赏析重点诗句 学生分组讨论,理清答题思路,形成交流题纲。 (1)简要分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中“开”字的妙处。 (2)为什么是“忽到庞公栖隐处”,你怎么理解的? (3)有人说,“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既有对恬淡寂寥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也有对热闹尘世的挂念。你认为呢? 三、置身诗境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明确了诗歌描写了山中和江边两个场景。请大家展开联想与想象,运用补充和连缀的方法,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歌的场景再现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 教师示例: 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此时却热闹非凡,人们争着、抢着渡河归家。 在人们争着回家之时,我也渡河向鹿门归去。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我”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我”要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四、缘景明情 1、诗歌描写了不同场景,他们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你能具体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吗? (人们归家侧重嘈杂的人声——闹,“我”归鹿门侧重钟鸣、月照、岩扉、松径等的刻画——静,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两个不同的世界。通过对比,既比出了诗人与时人的相异之处,又比出了与前贤的相通之处,从而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 2、诗歌中不同场景的实质是什么?(提示:结合诗人的经历与本诗的创作背景) (两种生活:指热闹喧嚣的尘世生活和寂寥自然的隐逸生活;两种人:俗人和恬然超脱的隐士。) 3、诗人在本诗中传达出了怎样的情感?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 自由朗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五、拓展阅读 同为山水隐逸诗,王维的《归嵩山作》与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在意境的营造上有何异同?(原创题) (《归嵩山作》是写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随着作者把归山途中的景色有层次地一一写出,诗人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变化;出发时安详从容,途中一度凄清悲苦,最后恬静淡泊。诗人对归隐是积极向往的,感到闲适自得。《夜归鹿门歌》与此诗的共同之处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契合,景物与感受诗意地结合在一起,全诗是浑溶完整的整体,恬淡、幽美。不同之处是:孟诗多用白描,着墨轻淡,比王诗更显淳朴;王诗“诗中有画”,有丰富的色泽和光彩。明人李东阳说:“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淡,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瘠之病。”) 六、结课,布置作业 1、背诵《夜归鹿门歌》。 2、运用想象和联想,将《归嵩山作》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原创题) 板书设计: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作 者:张 孝 莲工作单位:重庆市垫江中学校详细地址:重庆市垫江县桂溪街道峡口社区66号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408300对比人孤高的隐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