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脐部疾患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四节 脐部疾患 第三章 新生儿疾病 一、概述 1、定义:脐部疾患是指婴儿出生后,由于断脐结扎不善,或脐部护理不当,被水湿浸渍、不洁之物污染,因而发生的各种脐部病证。 “脐湿”: 因脐部被水湿浸渍,导致脐中湿而不干者。 (脐炎) “脐疮”:因脐部被邪毒感染,导致红肿热痛,或有脓水溢出者。(脐炎或脐部感染); “脐血”:因断脐结扎不善,或胎毒内盛,导致血从脐中溢出者。(脐带出血或全身血液疾病的脐部表现) “脐突”:因先天性脐环发育不完善或缺陷,复因哭闹,而使小肠脂膜突入脐中,脐部突起者。(脐疝或脐膨出) “脐风”:因断脐不洁而发生的疾病,即( 感染破伤风杆菌所致的新生儿破伤风)。 2、发病情况:解放后,由于广泛采用新法接生,严重的脐部疾患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在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还普遍存在。 3、预后:如治疗护理得当,预后大多较好。 脐部疾患--概述 二、病因病机 病因:脐湿——护理不当,洗浴不慎。 脐疮——脐部不洁,感染邪毒,湿浊浸脐。 脐血——结扎过松,胎热内盛,禀赋不足。 脐突——先天不足,啼哭过多。 病位:主要在脐部,涉及心肝。 病机:脐湿——水湿浸脐,脐湿不干,湿浊外渗。 脐疮——邪毒损害脐部肌肉,湿浊腐而生疮。 脐血——胎热迫血妄行,气虚不能摄血。 脐突——腹压增大,小肠脂膜突入脐中。 脐部疾患--病因病机 脐部疾患--诊断 三、诊断 脐湿:脐中渗出脂水、湿而不干者。 脐疮:脐部红肿热痛,或有脓水溢出者。 脐血:血从脐中溢出者 脐突:小肠脂膜突入脐中,脐部呈半球状或囊状向外突起者。 脐部疾患--辨证论治 四、辨证论治 1、治疗原则 一般均采用外治法,或内外合治法。 2、分证论治 脐部疾患--辨证论治 (1)脐湿 临床表现:脐带脱落后,脐部创面渗出脂水,浸渍不干,或稍有红肿。 治法:收敛固涩。 用药:外用龙骨散。 (2)脐疮 临床表现:脐部红肿热痛,甚或糜烂流脓。可伴有发热恶寒,哭闹烦躁,甚或神昏抽搐等。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用犀角消毒饮,或清热消毒散。配合金黄膏外敷。 说明:症状严重,神昏抽搐者,可加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 脐部疾患-辨证论治 脐部疾患--辨证论治 (3)脐血 临床表现:断脐后,脐部经常渗血、出血。 治法与方药:结扎过松者,需重新结扎。 说明:属于胎热内盛者,宜清热凉血止血,方用茜根散;属于气不摄血者,治宜益气摄血,方用归脾汤。脐血属于全身性疾病所致者,也可参照紫癜一节辨证治疗。 (4)脐突 临床表现:脐部呈半球状或囊状突起,虚大光浮,大如胡桃,以指按之肿物可推回腹内,但哭闹时又重复突出。皮色正常,无其它症状表现。 治法:用压脐法外治。随着小儿腹壁肌肉的逐渐发育完善,一般均能痊愈。此外,还应设法减少患儿的哭闹。若脂膜突出过大,或2岁以后仍未痊愈,可考虑手术治疗。 脐部疾患--辨证论治 五、其它疗法 介绍几种中成药:六一散,外用于脐湿;云南白药,外用或内服于脐血;金黄膏,外用于脐疮。 六、预防与调摄 1、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洗澡时要注意。 2、尽量避免新生儿哭闹太多。 脐部疾患--其他疗法/预防与调摄 脐部疾患--思考题 思考题: 1、何谓脐湿、脐疮、脐血、脐突?分别相当于那些西医疾病?其产生原因是什么? 2、了解脐湿、脐疮、脐血、脐突的处理。 * * *

文档评论(0)

huaz15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