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第三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1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文学第三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第三编 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渗透,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穿着不同的学科。 ——钱钟书 跨学科研究 第一讲 跨学科研究概说 (一) “学科”与“跨学科” “学科” “学科” 概念源自西方的知识系统。是指按门类划分的系统知识,或说知识门类。 亚里士多德分类:形而上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诗学等。 中国古代学术分类:《周易》道和器—刘歆《七略》六大类(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 现代意义上的学科,通常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自然、社会、人文之三分说)。 教育部学科门类 门类代码及名称(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01哲学(0101哲学) 02经济学(0201理论经济学0202应用经济学) 03法学(0301法学0302政治学0303社会学0304民族学) 04教育学(0401教育学0402心理学0403体育学) 05文学(0501中国语言文学0502外国语言文学0503新闻传播学0504艺术学) 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 13艺术学 从以往文学门类中划分出来的新增门类。美术、音乐等专业院校及一些综合类院校艺术类专业培养的艺术类专业人才。 共设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 具体专业涉及:绘画、雕塑、陶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声乐、器乐、歌舞剧、舞蹈学、曲艺学等。 “跨学科”1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跨学科”与“多学科”和“超学科”联系起来,认为: 多学科是低层次的、利用多门学科的知识进行的研究; 跨学科是中等层次的、多门学科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合作研究; 超学科则是高层次的、不存在学科界限的统一研究。 “跨学科”2 也有学者将跨学科(又称交叉学科)由低到高分为六大类型: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科学——综合学科——横断学科——超学科。 比较学科被认为就是以比较方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系统进行研究,探索各系统运动发展的特殊规律和共同规律的学科。 边缘科学 边缘科学(又称交叉科学)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学科的边缘交叉领域生成的新学科的统称。 边缘学科的生成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某些重大的科研课题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领域,在研究过程中,便在这些相关领域的结合部产生了新兴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生物力学、技术经济等。 另一种情况,是运用一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另一学科领域的问题,也会形成一些边缘学科。诸如射电天文学(在无线电波段观测与研究天体和其他宇宙物质的天文学分支)和天体物理等。 软科学 “软科学是一门新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以阐明现代社会复杂的政策课题为目的,应用信息科学、行为科学、系统工程、社会工程、经营工程等正在急速发展与决策科学化有关的各个领域的理论或方法 ,依靠自然科学方法对包括人和社会政策在内的广泛范围的对象进行的跨学科的研究工作。” 综合科学 综合科学是将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综合起来,对某一特定对象进行综合性研究。 如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在综合科学中,有些新兴综合学科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的诸多学科、还涉及到社会科学的某些领域,甚至还必须采用人文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例如:海洋的生态文明保护问题。 横断科学 横断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只是某一领域或某种物质,而是横向贯穿于众多领域甚至一切领域之中。 数学是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各个领域中都会碰到数量或空间形式,因此,都会用到数学。从而,数学是一门横断学科。 信息科学则是研究机器系统、人类社会、生命现象和思维等领域里的具体对象及其运动形式中涉及的信息、信息变换和信息流动。它也是横断学科。 军事谋略学是一门研究军事领域敌我双方斗智规律的科学的新兴的军事学科,也是一门横断学科,它一问世就与相关学科出现了“领地”之争。 《孙子兵法》始计第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