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医疗安全与职业防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医疗安全与职业防护.ppt

(二)空气传播的隔离预防 如果病人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结核、流行性脑膜炎、腮腺炎、水痘、麻疹、肺鼠疫、肺出血热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要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预防,并采取以下措施: 1、病人的隔离 病人应单间安置,加强通风,并注意风向 无条件时,相同病原微生物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 尽快转送有条件收治的传染病医院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当病人病情容许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限制传染病人的活动范围 做好空气消毒 2、防护隔离 医务人员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人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 当接触病人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必须戴手套 (三)、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 如果病人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病毒性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该采用飞沫传播隔离预防。 1、病人的隔离 可疑传染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病房;无条件时相同病原菌感染的病人可同室安置;不同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应分开安置; 减少病人的活动范围,减少转运,当必须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病人病情容许时应佩戴宜用防护口罩。 病人之间、病人与探视者之间相隔空间在1米以上,加强通风,空气不需特殊的处理。 2、防护隔离 与病人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需佩戴帽子与医用防护口罩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 当接触病人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必须戴手套 标准预防 (所有病人) 基于传播的预防(对特殊病人) 空气 飞沫 接触 职业暴露的类型 医疗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 血糖针、手术刀…… 禁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 锐器伤的预防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锐器伤的预防 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后勤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防范意识,树立良好的消毒无菌观念,自觉遵守各项安全保护制度。 若发生锐器刺伤等职业暴露事件,应立即对损伤的皮肤或粘膜进行局部处理,这对预后非常重要! 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 医疗锐器伤 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 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伤口 0.5%碘伏或安尔碘或艾利克消毒 粘膜暴露后 立即用皂液和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登记报告 如实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报告表或血液体液暴露后登记报告表 主任或护士长核实暴露情况并签字 立即交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病人带病情况、暴露情况和暴露者自身的情况做出针对处理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垃圾处理—— 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在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今天,人们对垃圾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日益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吸纳着每天产生的垃圾,使得我们的生态环境能够正常运转。然而,依然有大众视野所不及的“盲区”,这就是医疗垃圾。SARS疫情的暴发,使医疗垃圾的处理不仅成为各家医院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 污物的处理原则 分类收集原则 回收利用原则 减量化原则 无公害原则 分散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的理解和规定 未受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青霉素瓶类废弃物、一次性塑料输液瓶及输液软袋等,不属医疗废物,可按生活废物处理。 用心管理、用心服务 崇尚共同价值观---- 生命无价,健康至上 结 束 语 医疗安全是实现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是医疗质量的首要质量特征,是患者选择医院的重要指标,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 * * 电话:8013 1998年福建南平59例肌注部位偶发分支杆菌感染暴发; 2003~2004年吉林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心血库有偿供血导致约24例感染艾滋病;黑龙江北安建设农场职工医院非法采供血导致19名感染艾滋病; 2008年9月:西安新生儿感染爆发事件,8例死亡; 2009年3月: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感染暴发事件,5例死亡; 还有…… 宿州眼球事件、深圳事件以及“非典”等一系列事件告诉我们什么? 这些事件与医院的每个部门、所有身处其中的人员都是相关的;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础工作不容忽视; 如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的工作模式能不能有效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 预防和控制工作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 我们必须思考:什么是医院感染?如何防控? * 2007年12月11日《健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