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断裂过程区裂纹张开位移条件应力函数的半解析-应用数学和力学.PDF

满足断裂过程区裂纹张开位移条件应力函数的半解析-应用数学和力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满足断裂过程区裂纹张开位移条件应力函数的半解析-应用数学和力学

  , 39 8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018年8月1 日出版                                   Vol.39,No.8,Aug.1,2018 文章编号:1000⁃0887(2018)08⁃0979⁃10 ⓒ 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会,ISSN 1000⁃0887 满足断裂过程区裂纹张开位移条件 应力函数的半解析解法∗ 1 1,2 1 侯永康 ,  段树金 ,  安蕊梅 (1. 石家庄铁道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石家庄 050043; 2. 石家庄铁道大学 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43) 摘要:  基于Duan⁃Nakagawa模型,采用加权积分法,提出了一种满足断裂过程区裂纹张开位移条 件应力函数的半解析解法.该方法结合边界选点法,通过叠加含有相同裂纹长度但断裂过程区长度 不同的解析函数,得到满足给定裂纹张开位移的权函数,再进行加权积分得到相应的应力函数和 位移函数.以带板对称边裂纹I 型问题为例,应用上述方法成功导出了特定的应力函数和位移函 数,以及相应的拉应变软化曲线和断裂能. 关  键  词:  断裂力学;  断裂过程区;  半解析解法;  应力函数;  裂纹张开位移;  拉应变 软化曲线;  对称边裂纹 中图分类号:  TU528;O346      文献标志码:  A DOI:10.21656/ 1000⁃0887.380296 引    言 [1] 1959年Barenblatt 提出了“内聚力”模型,认为在裂纹尖端存在一个微小的内聚区,在这 = 个区域内,内聚力和张开位移间存在着σ f(w) 的依存关系.作为内聚力模型的一个特例, [2] Dugdale 提出了条形塑性区模型,认为塑性区集中在裂纹尖端前缘沿裂纹方向长为ρ、高为t 的狭带上,并且假设塑性区内应力均为σ,解除位移约束,通过对应力积分给出了问题的解答, 得到了塑性区的长度或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随后在混凝土类材料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混凝土类材料结构的非均质性,其在断裂过 程中的变形机制和力学特性与金属材料有着本质的区别,应力与应变的本构关系表现出了软 [3⁃4] [5] 化特性 .1976年,Hillerborg等 在B⁃D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裂纹模型,对混凝土类材 料的内聚区特性进行了描述,并引入了“断裂过程区(FPZ)”这个新概念.他们认为材料虽已产 生受拉损伤但骨料间仍具有“桥联”作用,即在断裂过程区内分布着阻碍裂缝扩展的内聚力, 并且内聚力与虚拟裂纹张开位移(COD)之间存在着某种反比关系,即拉应变软化关系,曲线 下的面积被定义为断裂能G ,但是没有给出解析解答.在此之后,国内外学者专家对混凝土类 F [6⁃8] 材料的拉应变软化曲线关系和断裂能的确定进行了深入研究 . ∗ 收稿日期:  2017⁃11⁃23;修订日期:  2018⁃01⁃15 基金项目: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A2015210029);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QN2014062);河北省 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CXZZBS2017132) 作者简介:  侯永康(1990—),男,博士生(通讯作者. E⁃mail:15233255808@163.com). 979 980 侯  永  康      段  树  金      安  蕊  梅 目前,国内外确定混凝土类材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