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权力岗位责任-乐都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政权力岗位责任-乐都区

PAGE PAGE 1 二、行政权力岗位责任 序号 行政权力项目 类别及名称 实施对象 承办机构 公开 范围 收费(征收) 依据及标准 前置条件 承诺期限 追责情形及依据 其他 (一) 行政许可(8项) 1 林木采伐审批 企业、社会组织、公民 森林资源 管理站 向社会 公开 无 无 3个 工作日 按海东市行政审批问责办法相关规定追责 2 木材经营审批 企业、社会组织、公民 森林资源 管理站 向社会 公开 无 无 3个 工作日 按海东市行政审批问责办法相关规定追责 3 木材运输审批 企业、社会组织、公民 森林资源 管理站 向社会 公开 无 无 3个 工作日 按海东市行政审批问责办法相关规定追责 4 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审批 企业、社会组织、公民 林木种苗站 向社会公开 无 HYPERLINK /doc/652470.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26条(主席令第26号2004.8.28) 10个 工作日 按海东市行政审批问责办法相关规定追责 5 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许可 企业、社会组织、公民 林权管理服务中心 向社会公开 无 无 3个 工作日 按海东市行政审批问责办法相关规定追责 6 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狩猎证核发 企业、社会组织、公民 森林资源 管理站 向社会公开 无 无 7个 工作日 按海东市行政审批问责办法相关规定追责 7 权限内征占用林地审批 企业、社会组织、公民 森林资源 管理站 向社会公开 收费依据:财政局 国家林业局文件财[2002]73号 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收费标准: (一)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圃地,每平方米收取6元。 (二)未成林造林地,每平方米收取4元。 (三)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每平方米收取8元;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每平方米收取10元。 (四)疏林地、灌木林地,每平方米收取3元。(五)宜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每平方米收取2元。 城市及城市规划区的林地,可按照上述规定标准2倍收取。对农民按规定标准建设住宅占用林地,在“十五”期间暂不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 无 15个 工作日 按海东市行政审批问责办法相关规定追责 8 森林植物检疫证核发 企业、社会组织、公民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向社会公开 根据国家物价局、财政部价费字(1992)452号文件和省物价局、省财政厅青价费字(92)163号文件,苗木产地检疫费按货值的0.4%收取、苗木调运检疫费按货值的0.8%收取、木材调运检疫费按货值的0.2%收取。 无。 3个 工作日 按海东市行政审批问责办法相关规定追责 (二) 行政处罚(85项) 1 盗伐林木案的处罚 犯罪嫌疑人或单位 区森林 公安局 向社会公开 无 无 无 同下 2 滥伐林木案的处罚 犯罪嫌疑人或单位 区森林 公安局 向社会公开 无 无 无 3 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案的处罚 犯罪嫌疑人或单位 区森林 公安局 向社会公开 无 无 无 4 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的处罚 犯罪嫌疑人或单位 区森林 公安局 向社会公开 无 无 无 5 走私案件中,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案的处罚 犯罪嫌疑人或单位 区森林 公安局 向社会公开 无 无 无 同下 6 放火案件中,故意放火烧毁森林、林木及造成林地过火等案件的处罚 犯罪嫌疑人或单位 区森林 公安局 向社会公开 无 无 无 7 失火案件中,造成森林、林木及林地过火等案件的处罚 犯罪嫌疑人或单位 区森林 公安局 向社会公开 无 无 无 8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罚 犯罪嫌疑人或单位 区森林 公安局 向社会公开 无 无 无 9 破坏生产经营案件中,故意毁坏用于造林、育林、护林和木材生产的机械设备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林业生产经营的案件的处罚 犯罪嫌疑人或单位 区森林 公安局 向社会公开 无 无 无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公安部令第41号1999.6.11)第6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执法过错责任: (一)违反法律规定,对应当立案或者撤销的刑事、行政案件不予立案、撤销,对不应当立案或者撤销的案件予以立案、撤销的; (二)在办案中弄虚作假、逼供、骗供、诱供、逼取证人证言的,或者因为在勘验、检查、鉴定中出现重大失误、疏漏而造成案件错误处理的; (三)因办案人员的主观过错导致案件主要犯罪事实错误,检察院不予批捕、不起诉或者人民法院判决无罪的; (四)应当报捕而未报捕导致检察院在审查批捕时增捕重大犯罪嫌疑人的; (五)呈报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收容教育,因办案人员的主观过错导致案件主要事实错误,审批机关或有关部门不予批准的; (六)因办案人员的主观过错导致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