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政策在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试验室.PDFVIP

宏观审慎政策在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试验室.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宏观审慎政策在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试验室

论文 NO. 2018 年3 发表时间: 2018年3 月8 日 宏观审慎政策在中国 彭兴韵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副主任 中国债券论坛 秘书长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 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中国人民银行在《2017 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 执行报告》中专门开辟了专栏来详解双支柱调控框架。正确理解双支 柱调控框架政策的来龙去脉,意义重大。我国较早就开始了货币政策 与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声明: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论文发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研究成果,以利于开展学术交 流与研讨。论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学术观点。如需引用,请注明来源为《国家金融与 发展实验室论文》。 从货币政策到宏观审慎政策 货币政策的初衷是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币值稳定、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其传统四大目标。在国外,后来又演变成 主要以物价稳定为核心、同时关注就业的货币政策体系。这样的货币 政策框架,并没有给予金融稳定应有的重视。若市场体系是完善的, 不存在各种摩擦,央行以稳定通胀率为核心的货币政策,就能够同时 达到金融稳定的目的,不需要为金融稳定而另设工具。 然而,无论是实体经济各类产品和要素市场,还是形形色色的金 融市场,都是不完善的。为增加就业或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可 能导致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大量增加,并进而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大幅度 上涨,或者刺激金融体系信贷过度扩张。尤其是,在经济趋于繁荣时, 金融机构往往会放松信贷纪律,恶化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当信用扩 张导致通胀率上升到超过央行的容忍度时,随之而来的紧缩性货币政 策,又导致市场流动性收缩。金融体系存在大量杠杆交易时,紧缩政 策可能会引发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螺旋,导致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并通 过财富效应或金融加速器机制,导致投资、消费、就业等实体经济下 滑。因此,以稳定物价或充分就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够自动 地促成金融稳定,实体经济也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由于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情绪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实体经 济而言,波动性更剧烈。当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不稳定时,无论是资 产价格下跌还是信用紧缩,都会加剧经济的衰退。2008 年美国次贷危 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日益成为国际上的共识,许多国家 都积极地探索宏观审慎框架,让货币政策在传统的物价稳定、充分就 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宏观审慎政策来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宏观审慎政策是限制金融系统范围内风险的政策,目的是应对金 融体系内以及对实体经济的负外部性,包括审慎工具和监管措施,旨 在缓解过度的金融和信贷周期、防范系统性危机。在时间维度方面, 宏观审慎政策旨在缓解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即在金融周期的高涨阶 段具有增加风险敞口的倾向,助长经济的过度繁荣,在衰退时则会过 度地厌恶风险,又加剧了信用紧缩和经济衰退。金融的顺周期性既提 高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危机时的系统性成本和负外部 性。由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家金融机构的风险 暴露可能导致系统性的挤兑或流动性螺旋,因此,在横截面维度方面, 宏观审慎则旨在降低风险在金融体系内部的相互传染。 至此,我们已不难看出,双支柱的调控框架中,货币政策的任务 是熨平实体经济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则试图熨平金融周期,从而达到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宏观审慎在中国的实践 中国是较早探索宏观审慎政策的国家之一。早在2009 年,人民 银行就开始系统研究宏观审慎政策框架。2010 年,人民银行在《金融 稳定报告》中又指出:“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当前应把握国际趋 势并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将宏观审慎管理纳入我国宏观调控及金融 稳定的政策工具组合,实现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协调 和补充。” 此后,人民银行便在宏观调控中,灵活应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 同时,还不断创造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探索宏观审慎政策,并形成了 相应的政策体系。到 2016 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 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要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 调,改革并完善适应 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 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这意味着,宏观审慎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