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解决环境问习题地基本思想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 1.环境观的概念: 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传统的环境观 新的环境观 ? 传 统 的 环 境 观 新 的 环 境 观 人地关系 基本观点 后果 人地对立 “天人合一”或 “人地归一” 征服自然(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矿山、拦河筑坝、移山填海,一时间,人类似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向人们 发出警告,公害病频发就是 对人类的报复。人们不得不 对自己“征服自然”的行为进 行反思。 良性方向发展 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 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在春季三个月里,为使山上的草木与河湖中的鱼鳖得以生长,不允许携带工具登山砍伐和下河湖捕鱼。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用排干湖水的办法捕鱼,怎能捕不到鱼?但明年就无鱼可捕了。用烧荒的办法打猎怎能得不到猎物?但明年就无兽可猎了。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知道满足才不会遭到折辱,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失败,才会长久持续。 草木茂盛成长期间,不许携带砍伐工具进入山林,是为了不断绝其生长。水生动物繁殖期间,不许携带捕捞工具进入河湖,也是为了不断绝其生长。由于不失节气地做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四件事,才使粮食生产不断,百姓有余粮。由于能按时节对河湖池沼认真地实行禁捕,才有百姓吃用不完的优质水产。按时节采伐、养长,山林才没有变得光秃不毛,百姓才有用不完的木材。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川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社会系统 经济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 生态系统 物质产品、资金等 劳力、科技等 生活废弃物 环境资源 生产废弃物 环境资源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 代际之间 物种之间 地区之间 (2)持续性原则 经济活动社会发展 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处理好关系 合理开发和利用 保持适度规模 —自然资源 ——人口 ——经济与环境 (3)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庞大的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 深刻的环境危机 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绿色消费 原因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北京 1994 1994年3月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 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这是 合作探究 1.读教材图1.9 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回答下列问题: (1)1995年和1900年相比,海洋渔业资源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海洋渔业资源减少,接近枯竭;渔业资源丰富。 过度捕捞 (2)图中人类的这种行为反映了人类的什么环境观? 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对立,征服自然。 (3)通过图“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分析思考导致当代环境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传统的征服环境观 当堂检测 1. 下列有关环境观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认识就是环境观 B 环境观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 C 环境观决定了人对环境的态度,并不制约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D 环境观不仅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2. 传统的环境观认为( ) A 人与环境之间应协调发展 B 自人类学会制造第一件工具开始,就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但是只有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 C 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全)GB50173-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D类表格格(最全).doc
- (新版)普速铁路工务安全.doc
- (最全最新)开发报建程序与技巧.ppt
- (标线、标志、交通信号灯)工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 (梅州)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五单元 第一讲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检验温习.doc
- (洪梅)《中国梦 我地梦》——二学年主习题队会活动方案.doc
- (沪教版)探究学习包 一学年上-认识安全标志.ppt
- (第二本1)语文四学年上册词语盘点拼音1、日积月累、古诗.doc
- (湘少版)五学年英语上册教案_unit7 What time do you get up.ppt
- (精品_)清新淡雅PPT整套模板-免费.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