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方诗歌的差异  
  
 (一)前论   
  
     西方一些比较文学的研究者曾经指出: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平行发展 
的过程中会出现殊途同归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确有所反映, 
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 
此的影子。中国的诗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西方的诗歌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诗歌的影响。中外、古今之间虽自成体 
系,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 (也没有可能)完全隔绝。   
  
     我们从中国古典诗歌和英美现代诗歌说起,因为中国古典诗歌对西 
方的影响从汉诗英译开始。   
  
     从埃兹拉 ·庞德翻译的 《中国》和一些英美译者的翻译作品来看, 
中国诗的意境逐渐渗入他们的诗歌创作中,中国诗歌文字简洁,意义深 
刻的特点逐渐为他们所接受,而且也逐渐为他们所学习。美国著名意象 
派诗人庞德曾经说过,在中国文学中发现一个 “新希腊”,从而发动了一 
场新的 “文艺复兴”。中国的古典诗词不仅影响他们的创作,还影响着他 
们的诗歌创作理论。   
  
     由于古汉语是一种没有词尾变化的语言,它不像英语那样有明显的 
人称、数和时态变化,表达上不如西方语言那么精确,因此汉语更具有 
模糊性,更加含蓄。艾米 ·洛威尔曾经说过:“含蓄是我们从东方学来的 
东西之一。”中国古典诗词的显著特点就显现在简洁具体。这要求诗人必 
须具有行文简洁和表达含蓄的才能。另一方面,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 
点生动的意象和诗中有画也融入了他们的创作中。这种借鉴的结果就是 
 “汉风诗”的出现。英美译者翻译最多的是我国李白、杜甫、白居易、 
王维、李商隐、李贺的诗和李清照、柳永、李煜的词,他们的创作手法 
对英美现代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流传的佛老思想、逃避现实、 
完善自身的思想也深入他们诗歌的创作中。勃莱一首名为 《想到隐居》 
的诗,就是受白居易的启发而写的。他的朋友赖特走得更远,他曾经给 
自己的一首诗加上这样的一个标题:“读了一卷坏诗,心情抑郁,于是走 
向一处闲置的草场,央昆虫来作伴。”这种白描方法明显是受到中国唐诗 
的影响。  
  
 (二)相似之处   
  
     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的特点在 
交流中融入了英美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先来比较下面的两首诗: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  
        (爱尔兰)威廉 ·巴勒斯 ·叶芝  
                                        
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①  
  
     从上面的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意境和用词是非常相似的, 
 “结庐”与 “造屋”如出一辙,“采菊”与 “种豆、养蜂”异曲同工,“山 
气”与后一首的中间四句的意境完全可以互相补充。两位诗人所要表达 
的意思都是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红尘世界,去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表现了宁静致远的思想和远离尘嚣的真意。从写作手法上看,两者都用 
了近乎白描的艺术手法,没有加入主观色彩,客观真实地描写景物,直 
白地道出胸臆。这至少可以证明中西方文化之间是有共通性的。   
  
     两首诗所表达的飘逸、洒脱的意境在古典诗词和英美现代诗歌都是 
屡见不鲜的,从李白 “笑而不答心自闲”到杜甫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 
后事。”,还有更多的例子举不胜举,而英美现代诗歌中不乏其例,如 
T ·S ·艾略特著名诗歌 《荒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充分表现了这 
样的意境。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