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科学八上《种群》相关.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群的数量特征 (一)标记重捕法 1、对象: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个体,如 鼠、鸟、鱼等 2、过程:捕获部分个体→做上标记→放回环境→重捕→计算→估计种群密度 3、计算: 标记总数 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N 重捕总数 = (N代表种内个体总数) 一、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调查方法: 对位训练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初次捕获并标记只数(M) 重捕只数(n) 重捕个体中被标记只数(m) 32 36 4 问: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2。事实上田鼠 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 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 144 高(大) (二)样方法 1、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 蚜虫、跳蝻) 和虫卵 2、过程: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地段→确定样方→设计计数 记录表→计数统计→计算种群密度 3、计算:设各样方的种群密度分别为n1、n2、n3……nm, 则种群密度= 注意: 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中:乔木100 m2、灌木16 m2、 草本1 m2; ③样方数量不易太少; ④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 ⑤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1)如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 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 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2)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 。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数/m2 0 2 3 3 4 12 4 2 3 3 注意:要舍弃特别悬殊的数据,取多组邻近数据的平均值。 3株/m2 (三)显微计数法(计数板计数) 1、对象:肉眼看不见的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或血细胞) 2、过程:培养→抽样到计数板→显微计数→计算 3、计算:若小格体积为1mm3,则1 mL中个体数 = ×103×稀释倍数 对位训练:创新设计第185页例题 (四)取样器取样法 1、对象:活动能力强(不适合样方法)、 身体微小(不适合标志重捕法)的土壤小动物 2、过程:准备取样器→确定取样地点→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分类→统计和分析 3、计算:①记名计算法——直接数个体数; ②目测估计法—分等级估测,如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 对位训练:创新设计第191页例1 (五)黑光灯诱捕法 对象:对紫外线敏感的夜间活动的昆虫 巩固练习: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 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 边上的菌体 C 二、种群年龄组成图析解读 (1)模式图 ①图解 ②析图 种群 年龄组成情况 出生率和死亡率情况 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所属类型 A 幼年多,老年少 > 增加 增长型 B 各年龄比例适中 = 波动 稳定型 C 幼年少,老年多 < 降低 衰退型 (2)曲线图 ①图解 ②析图 图甲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死亡 率, 种群数量增加,属增长型; 而图乙相反,应为衰退型。 (3)统计图 ①图解:下图A、B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组成图,纵轴示年龄,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②析图: a.男女比例在各个年龄段接近1∶1。 b.A国家各个年龄段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 c.B国家幼年个体特别多,老年个体少,应为增长型。 d.B国家若需要控制人口,则最有效的措施是计划生育,而且几十年后可能面临老龄化问题。 (4)柱形图 ①图解 ②析图 图A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为衰退型。 图B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为增长型。 图C中各年龄段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 二、“J”型和“S”型增长曲线的分析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前提条件(判断依据) 若出现以下五种情况即可判断为“J”型曲线 ①理想条件下;②实验室条件下;③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