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壁碳纳米管及应用现状.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壁碳纳米管及应用现状

单壁碳纳米管及应用现状 刘永浩 导师:衣宝廉 院士 Seminar I 报告内容 引言 碳纳米管的结构及种类 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单壁碳纳米管的应用 展望 引 言 碳元素家族成员 碳元素 无定形碳 晶形碳 石墨 富勒碳 金刚石 巴基球(以C60为代表) 碳纳米管 巴基葱(即球状多壁同心大分子) 碳纳米管的发现[1] 碳纳米管的结构及种类 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 (A) 椅形单壁碳纳米管,? (B) Z字形单壁碳纳米管, (C) 手性单壁碳纳米管,? (D) 螺旋状碳纳米管,? (E) 多壁碳纳米管截面图 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单壁碳纳米管制备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单壁碳纳米管制备的几个关键因素 制备方法 连续批量生产 结构分布均匀且可控 成本低、纯度高 碳源 催化剂及载体 制备条件 石墨电弧法 激光蒸发石墨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石墨电弧法 氦气保护石墨电弧法[2] 阳极-面积较小的石墨棒(石墨粉和催化剂组成) 阴极-面积较大的石墨棒 氢气保护石墨电弧法[3] 氢电弧法优点: 氢气为缓冲气 含硫化合物为生长促进剂 大阳极,阴极在其上方并与其成一定角度 电极角度可控可半连续制备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4-8] 特点: 设备简单、条件易控、能大规模制备、可直接生长在合适的基底上 常用气体: 甲烷、一氧化碳、苯等 催化剂: Fe、Co、Ni、Mo等以及它们的氧化物 激光蒸发法[9,10] 影响因素: 催化剂 保护气体(氦气、氩气) 压强(3.0x104一4.5 x 104 Pa) 激光脉冲时间间隔 (间隔越短,产率越高) 激光脉冲功率(功率↑,直径↓) 单壁碳纳米管的应用 储氢材料 高强度复合材料领域 电子应用领域——大容量超级电容器 场发射装置 场效应晶体管 碳纳米管传感器和探头 催化剂载体    储 氢 材 料 人类社会发展所使用的主要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 氢能特点 目前主要的氢气存储方法 金属氢化物、液化、高压储氢及有机氢化物储氢 碳纳米管储氢特点 影响因素 管径、管间距、管束直径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优良的电学和力学性能 具有极高的强度、韧性和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1TPa,是钢的5倍 弹性应变5%-12%,是钢的60倍 应用:导电聚合物 3%-5%加载量即可获得消除静电堆积的效果 应用领域: 汽车燃料输送系统、燃料过滤器、半导体芯片计算机读写头等要求防静电器件的内包装、汽车导电塑料零部件的制造等领域 在环氧树脂中只要0.1-0.2%的单壁碳纳米管就能达到10倍于直径200nm 气相法生长碳纤维加入量的效果 1%的单壁碳纳米管添加量,可导致热传导性增加一倍。 1%的多壁碳纳米管添加量,使聚苯乙烯的弹性模量和断裂应力分别提高42%和25% 大容量超级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 法拉弟准电容 比表面积大(250-3000m2/g) 碳纳米管电容量可到每克15-200F,目前数千法拉的电容器已被生产 单壁碳纳米管电容量一般为180F/g,多壁碳纳米管电容量一般为102F/g 单壁碳纳米管电容器功率密度可达20KW/kg,能量密度可达7Wh/kg 参考文献 [1]Ii Jima.Helical microtubules of graphitic carbon[J]. Nature,1991,(354):56-58 [2]Journet C.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y the electric-arc technique. Nature,1997(388):756-758 [3]Liu C,Cheng H M,Semi-continuous synthesis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y a hydrogen arc discharge method. Carbon,1999,37(11):1865-1868 [4]Zhou C,Kong J,Modulated chemical doping of individual carbon nanotubes. Science,2000,290:1552-1555 [5]Choi W B,Chung D S,Fully sealed high-brightness carbon nanotube field-emission display. Appl Phys Lett,1999,99:3 129 [6]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