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 格式 整理
学习 参考 资料 分享
1.12 人行道铺砌面层(含盲道砖)施工工艺标准
1 总 则
1.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城镇新建和改建道路的料石面砖、预制混凝土砌块面砖人行道面层或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铺筑人行道面层的施工。
1.2 编制依据
1 《城镇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90
2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1-90
3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44-91
4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层技术规程》CJJ/T 80-90
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2 术 语
2.1 料石面砖
应表面平整、粗糙,色泽、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抗压强度不宜小于80Mpa。
2.2沥青混合料面层
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1施工方案必须经过审批,上报监理同意后方可施工;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不得擅自更改。
2进行详细的工程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分三级:一级是公司技术部门向项目部交底;二级是技术员向施工员交底;三级是施工员向班组交底。
3加强施工测量控制管理工作,对建设单位移交的基准线、点进行认真的复核。根据施工需要,合理布置现场测量控制网,并按规范要求进行闭合测量,严格控制测量精度。
4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各工序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各工序隐蔽前必须经过项目部质检人员和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及时对已完成工序的检查验收。现场质检员在每道工序完成后,须进行外观和实测实量检查。对达不到要求的,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改正。
3.2 机具准备
1 机械:强制式搅拌机、碾压机、板材切割机、平板振动器。
2 仪器设备: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
3 工具:手推车、铁锹、靠尺、水桶、铁抹子、木抹子、墨斗、钢卷尺、尼龙绳、橡胶锤、铁水平尺、砂轮锯、扫帚、弯角方尺。
3.3 材料、设备准备
1 料石:
料石石材的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表3.3-1 石材 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
项目
单位
允许值
备注
物
理
性
能
饱和抗压强度
MPa
≥80
/
饱和抗折强度
MPa
≥9
/
体积密度
g/cm3
≥2.5
/
磨耗率(狄法尔法)
%
<4
/
吸水率
%
<1
/
孔隙率
%
<3
/
外
观
质
量
缺棱
个
1
面积不超过5mm×10mm,每块板材
缺角
个
面积不超过2mm×2mm,每块板材
色斑
个
面积不超过15mm×15mm,每块板材
裂纹
条
1
长度不超过两端顺延至板边总长度的1/10(长度小于20mm不计),每块板材
坑窝
不明显
粗面板材的正面出现坑窝
注:表面纹理垂直于板边缘,不得有斜纹、乱纹现象,边沿直顺、四角整齐,不得有凹凸不平的现象。
料石面砖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表3.3-2 料石面砖加工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粗面材
细面材
长、宽
0
0
-2
-1.5
厚(高)
+1
±1
-3
对角线
±2
±2
平面度
±1
±0.7
2水泥混凝土预制砌块: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的,不宜低于30Mpa。砌块表面平整、粗糙、纹路清晰、棱角整齐,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等现象;彩色砌块应色彩均匀。预制人行道砌块加工尺寸与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5的规定。
预制砌块宜由预制厂生产,并应提供强度、耐磨性能试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
表3.3-3 砌块加工尺寸与外观质量允许偏差
项目
单位
允许偏差
长度、宽度
mm
±2.0
厚度
±3.0
厚度差
≤3.0
平整度
≤2.0
垂直度
≤2.0
正面粘皮及缺损的最大投影尺寸
≤5
缺棱掉角的最大投影尺寸
≤10
裂纹
非贯穿裂纹最大投影尺寸
≤10
贯穿裂纹
不允许
分层
不允许
色差、杂色
不明显
3沥青混合料(铺筑面层):品质应符合设计规定和马歇尔试验配合比技术要求。
4水泥混凝土(铺筑面层):弯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3.4 作业条件
1 地下室的暗管、沟槽、基层和附属构筑物等工程已验收合格,场地已平整。
2 原材料经见证取样检验合格。
3 已经绘制好铺设施工大样图,并获监理工程师批准。
4 根据现场与周边环境条件、交通状况,与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研究制定交通疏导或导行方案,并实施完毕。施工中影响或阻断既有人行交通畅顺、安全。设置排水沟、集水坑,以及时将路基里的积水或地下水排走,确保路基上无积水。
5 施工用水、用电已经接通。根据工程规模、环境条件,修筑临时施工道路。临时施工道路应满足施工机械调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SME.理化检验控制程序.Physiclal.and.Chemical.Test.Control.Procedure.doc
- AT89C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方案.doc
- Cisco.Packet.Tracer.静态路由配置.doc
- CPA教材精讲-企业内部因素的分析方法及附加竞争值.doc
- IPO尽职调查清单(详尽版).doc
- ISO13485内审检查表(完整各部门).doc
- MOSFET的驱动技术详细讲解.doc
- MS200-41硫化橡胶.doc
- MTK.4G.modem.配置.doc
- PLC控制四节传送带设计说明书.doc
- 科技行业专题报告:DeepSeek:技术颠覆or创新共赢-中国银河.pptx
- 美国2025-2035年预算与经济展望(英).pptx
- 2024达人电商全年报-与辉同行.pptx
- 《池子与河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 2024-2025年度民主生活会实施方案.docx
- 2 说和做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 【教学评一体化】第一单元 走近杰出人物,感悟人格魅力【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docx
- 4 邓小平爷爷植树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9《说“木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山地回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