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初中地理教学中“互动合作”模式探讨.doc

开题-初中地理教学中“互动合作”模式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填表说明和要求 1.硕士研究生阅读论文、资料的篇数一般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10篇,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博士研究生一般不少于6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25篇,根据学科特点确定),文献需具权威性、国际性、原创性、时间性。 2.文献综述报告不少于3000字。 3.研究生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至四学期间进行。 4.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不少于3000字,博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不少于6000字。 5.开题报告通过后,请各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在三周内将《审批表》(5份)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留存并作为毕业审核材料之一。 6.开题报告中的字体均用宋体五号字,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此表可在研究生学院教学培养栏中下载。 一、阅读文献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书目) 期刊名称(出版单位)、时间 [1]郝志军,徐继存.教学模式研究20年:历程、问题与方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 [2]汤玉梅,李晴.我国地理教学模式研究20年回顾与反思[J].重庆师范大学报,2006,23 (4) [3]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4]韩瑞.对“参与一活动地理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拓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 (6) [5]刘蕙.反馈性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胡非愚.地理教学管见[J].安徽教育,1999.10 [7]赵廷权.中学地理“学一讲一练”综合程序教学模式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 [8]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王文涛.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活动设计[J].当代教育科学,2007,(12) :57-59 [10]仇芒仙,李海明,计算机协同学习技术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 [12]丁国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18) [13]韩艳梅,倪文锦.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J].教育评论,2003.3. [14]刘兴芬.“主体参与合作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 [15]刘彩凤.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16]徐宝芳等.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构建[J].地理教育,2007(2) [17]王巧灵.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18]杜静,张丽?浅谈开放式地理教学模式[J].新课程研究,2010(02) [19]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0]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1]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22]仇芒仙,李海明,计算机协同学习技术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 [23]钟东升.中学地理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探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24]王文涛.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活动设计[J].当代教育科学,2007, (12) :57-59 [25]杨靖华.试论初中地理新教材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26]戴成.初中地理新教材“活动课”应用探究[J].地理教育,2007,(2):32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 [28]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9]汪凤炎.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0]邓彤.学会学习一未来人的生存方式[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0 .97 [31]袁孝亭,王向东.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2]刘春玲.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地理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33]孟凡兵.“学案导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34]段玉山主编.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5]曲钟厚,刘璐.初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J].中学地里教学参考,2007(6) [36]段喜庆.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尝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36) [37]倪刚,腾春惠.中学地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