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管理简史.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野生动物管理简史

夏 夏禹时期,出现了最早的野生动物和森林保护法令 《逸周书》上说: “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已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u),以成鱼鳖之长。” 规定在春夏草木鱼鳖生长繁殖的时节,严禁入山砍伐和入水捕捞,以保证草木鸟兽的自然繁衍。 周朝-狩猎制度 规定狩猎时间: 《礼记·王制》记载“獭祭鱼, 然后虞人入泽梁; 豺祭兽, 然后田猎; 鸠化为鹰, 然后设蔚罗; 草木零落, 然后入山林; 昆虫未蛰, 不以火田。” 规定狩猎方式 “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 规定惩罚制度 《礼记·月令》中记载:“仲冬之月, …… 山林薮泽, 有能取蔬食, 田猫禽兽者, 野虞教道之;其有相侵夺者, 罪之不赦。” 周朝-行政管理制度 设立专门管理人员,分管动物方面的各项事务:兽人、迹人、虞人、囿人、 、罗氏冥氏、穴氏等… “兽人, 掌罟田兽, 辨其名物。冬献狼, 夏献麋, 春秋献兽物”。 迹人: 掌管狩猎之官, 主要负责制定和贯彻狩猎禁令, 管理国家狩猎区域的官员。“迹人, 掌邦田之地政, 为之厉禁而守之。凡田猎者受命焉。” 虞人: 掌管山泽苑囿, 狩猎之官。《孟子·滕文公下》载;“昔齐景公田, 招虞人以旌, 不至, 将杀之” 。 《礼记·月令》载“季春之月, 令野虞无伐桑柘。” 《国语·鲁上》载“鸟兽孕, 水虫成, 兽虞于是乎禁置罗,借鱼鳖, 以为夏犒, 助生阜也。” “囿人, 掌囿游之兽禁, 牧百兽”。 规范市场管理: 《礼记·王制》“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卖)于市” 战国时期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 在《吕氏春秋》中,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定得更为具体,称为“四时之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不敢灰僇,缳网苴罦不敢出乎门,罛罟不敢入乎渊,泽非舟虞不敢缘,为害其时也。”简言之,也就是在规定的季节中,禁止随便进山砍树,禁止割水草烧灰,禁打鸟猎兽,禁止捕捞鱼鳖。 秦 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发掘一批竹简,其中记载的《秦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复月,毋敢业草为灰,取生荔,麛(卵)榖,毋……毒鱼鳖,置肼罔,到七月而纵之。……邑之近皂及它禁苑者,麛时毋敢将犬以田。” 大意是:从春季二月起,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树木,不准堵塞林间山道。不到夏季,不准进山砍柴、烧野草作肥料,不准采集刚发芽的植物或取获幼兽、鸟卵和幼鸟(掏鸟蛋),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陷井和网罟。到七月,才可以解除上述禁令。其他还有住在养牛马之处和其它禁苑附近的人,当幼兽繁殖时不准带着狗去狩猎。 其它 其它描述周朝以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情况的史书有: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 《汉书》、 《晋令》、 《续资治通鉴》等。 元宋明清 至元代,形成较为健全的狩猎制度,规定禁猎期、设立禁猎区; 宋朝,颁布法令20余条,“宋史全文”中说:“民二月至九月,无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有司岁申明之”,主要的方面有: 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法令 重视保护益鸟、益兽、益虫 保护珍稀动物 加强法令的宣传教育 至明代,设置专门的管理与保护机构; History The profession of wildlife management was esta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interwar period (1920s-1930s) by Aldo Leopold and others who sought to transcend the purely restrictive policies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conservationists, such as anti-hunting activist William T. Hornaday. Leopold and his close associate Herbert Stoddard, who had both been trained in scientific forestry, argued that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ld be used to restore and improve wildlife habitat and thus produce abundant crops of ducks, deer, and other valued wild animals.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the profession of wildlife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