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汉字地起源、演变及分类
会意。从心,从采。采,辨别。心中加以辨别,很详细。本义:详尽 悉 形声。从火,孰声。本作“孰”。“熟”是后起字。本义: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熟 形声。从巾,畐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 幅 形声。从非,告声。从“非”,表示相违背。本义:相背 靠 形声。从手,非声。本义:推挤,推开 排 形声。从口,丁声。本义:切嘱。如:叮咛 叮 形声。从言,每声。本义:教导 誨 诲 形声。从心,说省声。本作“说”。本义:高兴,愉快 悦 形声。从口,鄉声。本义:回声 響 响 会意。小篆字形。表示人战战兢兢,非常畏惧小心。本义:{恭敬} 肅 肃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審 审 形声。从口,属声。本义:嘱托,叮嘱) 囑 嘱 三、汉字的分类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分类 -、汉字的起源 1 二、汉字的演变 2 三、汉字的分类 3 4 四、趣味字、词 四、趣味字、词 (一)最难写的字 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 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挂麻谈糖,推个车车逛咸阳。 四、趣味字、词 (二)叠音词 AABB ABAB ABAC ABB AAB 四、趣味字、词 (二)叠音词 1、AABB式叠音词 口口声声 浩浩荡荡 密密麻麻 冷冷清清 来来往往 匆匆忙忙 认认真真 马马虎虎 老老实实 大大方方 千千万万 干干净净 乒乒乓乓 轰轰烈烈 整整齐齐 四、趣味字、词 2、ABAB式叠音词 打扫打扫 溜达溜达 打扮打扮 清醒清醒 商量商量 研究研究 锻炼锻炼 琢磨琢磨 考虑考虑 活动活动 比试比试 修理修理 整顿整顿 批评批评 (二)叠音词 四、趣味字、词 3、ABAC式叠音词 一五一十 一言一行 大模大样大摇大摆 无法无天 无拘无束 无穷无尽 不三不四 无声无息 (二)叠音词 四、趣味字、词 4、ABB式叠音词 灰蒙蒙 绿油油 黑乎乎 金灿灿 冷冰冰 热乎乎 香喷喷 急匆匆 慢悠悠 孤零零 笑眯眯 泪汪汪 (二)叠音词 Company Logo 2014年11月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分类 七色花小组 组长:姚宁锐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分类 -、汉字的起源 1 二、汉字的演变 2 三、汉字的分类 3 4 四、妙词 -、汉字的起源 结绳记事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 -、汉字的起源 仓颉 (cāng jié) 黄帝 蚩尤(Chī yóu) -、汉字的起源 二、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 文 小 篆 隶 书 草书 楷书 行 书 宋 体 电脑字体 二、汉字的演变 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 (一)甲骨文 二、汉字的演变 毛公鼎及铭文 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人们把字铸刻在青铜器上,这就形成了金文,(因为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和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又叫钟鼎文)。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的象形程度更高,而且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金文的笔道肥粗,弯笔多。与甲骨文相比金文填实的写法,更形象生动逼真。 (二)金文 二、汉字的演变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大小诸侯国见于经传者有一百七十多国,但其中会盟、征伐事迹之彰彰可考者,不外齐、鲁、楚、秦、晋、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在春秋战国中期,先后参与争雄的著名诸侯国有七个,即齐、楚、秦、赵、燕、韩、魏,史称「战国七雄」。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二)金文 二、汉字的演变 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yì)山刻石》 (三)小篆 二、汉字的演变 (三)小篆 二、汉字的演变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四)隶书 到了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把小篆弯曲的线条改为平直的笔画字体进一步简化书写变的简便但同时使古汉字的象形程度大为降低.形体扁方而规整。 二、汉字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