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特征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对于其定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术界现在都还没有一致认可的限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曾对经济全球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美国全球化理论权威、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则认为,全球化的第一层含义是经济领域,指商品、服务、资金、信息远距离的流动。还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质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表现为: 1、生产的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金融进一步自由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各国对资本流动管制的解除和“电子货币”(信用卡)的流行,货币的国际交换和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使经济信息资源在全球迅速、准确地传递,这大大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据统计,目前世界各类资本市场的总规模达35万亿美元,跨国资金流动为7.6万亿美元,全球外汇市场日交易额1.5万亿美元,远高于同时期世界各国银行外汇储备的总额。20世纪80年代流行起来的信用卡,进一步推动了金融的全球化。 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信息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取代传统产业而成为支柱产业。信息化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从1997年4月美国政府公布的《浮现中的数字经济》(The Emerging Digital Economy)报告中得到启发。报告中提到到1997年底,美国和加拿大参与在线购物人数从6个月前的470万人增加到1000万人,到2002年,电子商务将达到3000亿美元的规模,世界信息产业的产值将超过1万亿美元。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也改变了传统制造业、商业、金融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这一切使全球经济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发展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中国贸易占世界比重持续提高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九五”期间,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抑制了通货膨胀,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克服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困难,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8%。在1995年我国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基础上,1997年又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按现行汇率折算,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万亿美元,世界排名明显上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时代基本结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粮食库存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的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国家外汇储备比1995年增加一倍多,位居世界第二。?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在市场需求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优质粮食品种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扩大,畜牧、水产业稳步发展,蔬菜和水果供应丰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农业生产不仅注重产量,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纺织、冶金、煤炭、建材等行业压缩淘汰过剩、落后生产能力取得明显进展,市场供求状况有所改善。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进展较快。国家重点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南疆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江阴长江大桥、厦门海沧大桥、广州地铁、兰(州)西(宁)拉(萨)通信光缆、四川二滩水电站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特别是利用长期建设国债,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我国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交通通信条件极大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居民消费环境明显改观,为今后长时期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支出稳步扩大,家庭财产包括金融资产迅速增长。居民消费结构显著改善,食品、衣着和基本生活用品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住房、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项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全国彩电和电话普及率等均可超过“九五”计划预期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可基本实现“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城镇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时工劳务合同范本(2024版).docx
- 湖北工业大学2023-2024学年第2学期《高等数学(下)》期末试卷(A卷)附标准答案.pdf
- 河道开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84页).docx VIP
- 111正弦定理第二课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2025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附参考答案.pptx VIP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卷(附答案详解).docx
- 风机吊装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docx VIP
- 弥尔顿《失乐园》作品简介课件.ppt VIP
- 儿科学课件: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完整版.ppt VIP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指南(2021年版)文字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