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e Vol. 35 No. 1 REVIEW ARTICLE
doi:10.3969/j.issn.0253-9608.2013.01.004
当代科学和社会视角下的地理学*
蔡运龙
教授,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项目“地理学方法研究”(2007FY140800)
关键词 地理学; 研究对象; 认识途径; 核心概念; 科学地位; 实践功能
摘要 地理学长期关注的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球表层重要特征及其空间结构变化,正逐渐成为当
代科学和社会的核心议题,直指今天大众和决策者的紧迫关切。然而,社会对地理学的认识还很不充分,以至于在
应对环境变化、资源稀缺、发展失衡、国家冲突等重大问题上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很有必要以当代科学和社会的
视角来重新认识地理学。笔者以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论述了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认识途径、核心概
念、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在满足社会需求中的作用,以及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知识源远流长,产生于人类开始认识 自 环境变化、资源稀缺、发展失衡、国家冲突等重
然、利用自然之时。中国民间有“上知天文,下 大问题上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很有必要以当代
知地理”之说,是形容知识的广博。这种知识的 科学和社会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地理学。
系统化就成为地理学,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
青的科学。说它古老,是因为在西方可上溯到古 1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 2 正如所有事物都在时间中存在而有其历史一
希腊学者希洛多德 和埃拉托色尼 ;在 中国则可
3 样,所有现象也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地理
上溯到殷周之 际的 《周易 ·系辞 》 、战国时代
4 5 和历史是我们认识世界不可或缺 的两个重要视
的 《尚书 ·禹贡 》 和 《管子 ·地员 》 。说它年
轻,是因为地理学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已完全改变 角[2] 。地理学 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人类家园的地球
了传统地理学的面貌。在全球化冲击人类社会、 表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地域系
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显著改变生态环境、可 统等在时间和空间中变化的一切地理现象。地理
持续发展成为共识的背景下,地理学长期关注的 学旨在认识地球表层的复杂性、景观的多样性及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球表层重要 其中社会经济和文化传统的丰富性;地理学关注
特征及其空间结构变化,正逐渐成为当代科学和 各种不同形式的人类生计和发展问题及其与资源
社会的核心议题,直指今天大众和决策者的紧迫 环境的关系。地理学通过诠释上述问题的多样性
关切,地理学将在应对21世纪人类和地球面临的 和连贯性,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促进人与
挑战中做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我们生活在“地 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3] 。
理学家 的时代 ”[1] 。然而,社会对地理学 的认识 地理学以综合性和空间关联性为主要特色,
在相当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阶段,以至于在应对 已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乃至工程
1 被称为历史学之父,指出地理学是一个以空间差异为基础的综合学科。
2 被西方地理学界尊为地理学之父,首先合成geo-graphica(意为“大地的描述”)这个术语,是西方地理学概念的起源。
3 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说法。
4 划中国为“九州”,是最早的地理区划著作。
5 将土地分为渎田、丘陵和山地等类型,是最早的土地类型著作。
030
第 35卷第1期 ■ 专题综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