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元互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PAGE
PAGE 1
“多元互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江门市培英高中 陆兆庭
[摘要]: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要求,要求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物理新课标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强调让学生更多地掌握学习的方法与途径,学会学习。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元互动”教学法,能充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多元互动、物理教学
一、“多元互动”教学法的提出
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普遍采用“传授式”课堂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合作性的培养,遏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新课标提出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新课标理念改变了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被动的教学方式,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构建以学生、教师、教材、社会信息与环境等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多元互动”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多角度,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资源进行个性需求的多种整合互动,形成多元智能结构的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掌握多元互动的教学策略,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综合建构的能力,形成和提高创新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多元互动教学之中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多元互动”教学法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合作教育论、罗杰斯教学观理论、现代教学论等理论的主要指向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
二、“多元互动”教学法的尝试
“多元互动”教学法应以启动、联动、能动和创新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中心,以优化教学过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动脑为核心,进而辐射到动口、动手、动笔等诸多互动因素,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强调交流提问、变式探究等教学环节,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新知。如下结合本人在新课标高一物理“宇宙航行”一节的教学为例,浅述运用“多元互动”教学法的尝试过程:
1、创设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启动阶段
问题情景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情景。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是实施“多元互动”教学法的前提。问题情景的设置就是要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激烈冲突,激化学生意识中的矛盾。要善于运用直观演示、实验探索、多媒体动画、趣味实验等手段,努力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原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在“宇宙航行”一节本人创设如下情景:
情景一:多媒体播放配有雄壮音乐的“神舟六号”升空的视频,同时让学生探索卫星是如何发射出去的?并强调卫星的发射过程。
情景二:设想在高山上水平抛出一个物体,水平射程与什么因素有关?想象当初速度足够大时,这个物体将如何运动?
情景三:再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牛顿的设想”——水平抛出的物体,初速度越大,水平射程就越大,可以想象当初速度足够大时,这物体将不会落到地面,将和月球一样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围绕这一主线引出宇宙航行的概念。
2、引导学生探索,自发交流提问联动阶段
联动阶段是实施“多元互动”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在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铺设若干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子问题,放手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动手实验,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操作时要注意保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对探索过程中的不同见解、疑难问题,在讨论交流中能各抒己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又要注意对学生的讨论及时进行恰如其分的启发,因势利导地调控讨论进程。该节课本人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一: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动力学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人造卫星绕运行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轻有什么关系?
问题三: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速度小,是否发射也容易呢?
问题四:牛顿实验中,炮弹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发射,才能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6370km)启发学生用两种方法求出。
3、教师答疑点拨,适时强化拓展能动阶段
能动阶段的核心是通过教师当场答疑,将所解决问题中失败的思路暴露出来,让学生从中领悟成功之路,看到思维的全过程并启发他们联系讨论的内容及思维方法,做出适当的引申与拓展。本阶段本节课本人操作如下:
(1)设疑答疑点拨:如果发射速度小于7.9km/s,炮弹将落到地面,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肺结核防治和预防艾滋病.pptx VIP
- 烟花爆竹零售安全课件.ppt VIP
- 2025北京北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9人历年参考题库带答案解析.docx VIP
- T∕CMSA 0024-2021 空气负离子测量仪性能测试规范.pdf VIP
- 2025北京北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9人笔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危险废物焚烧实用处理技术.pptx VIP
- 2025北京北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9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渭南澄城县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招聘备考题库(3人)附答案.docx VIP
- 癫痫及癫痫发作.pptx VIP
- 2025北京北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