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能源战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候变化与能源战略

PAGE PAGE 1 气候变化与能源战略 党的十七大提出“二O二O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国家强盛、百姓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各个方面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但从“十一五规划”前三年实施情况看,“快”的指标都完成或提前完成了,而“好’的指标则大部分没有完成。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最关键的问题。 经济结构调整涉及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解决经济发展过“重”的问题,重化工业增速过高,一些重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而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这就带来了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过“重”的发展,超出了我国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是不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技术制约阶段、资金制约阶段、市场制约阶段、环境制约阶段,环境问题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诸多环境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将极大地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各部门、各地方、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对此,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问题的提出: 据美国科学家模拟运算推断,工业化前地球大气CO2浓度大约为284ppm(284毫升/立方米),如今为380ppm,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74摄氏度。如果CO2浓度控制在450ppm之内,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升高0.6摄氏度;如果该浓度上升到750ppm,气温就可能升高2.2摄氏度。而如果在现在的基础上气温再上升1摄氏度 《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3、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 2004年按产生的温室效应折算:CO2占76.7%、CH4占14.3%、N2O占7.9%、其他1.1%。 全球的应对: 1979年 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 1992年 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7年 通过《京都议定书》 确定了发达国家2008—2012年的量化减排指标 2007年12月达成巴厘路线图 2009年12月 哥本哈根会议 2009年八国峰会: 1)全球升温与工业化前相比不超过2摄氏度; 2)2050年在1990年水平上全球排放总量减半; 3)发达国家2050年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80%。 按2050年在1990年水平上全球排放减半的目标,届时全球只能排放105亿吨二氧化碳,而发展中国家2006年的排放量就已达129亿吨;即使发达国家能够减排80%,只排放28亿吨,发展中国家也只有77亿吨的排放空间。 对中国的挑战: 2007年世界十大能源生产国:中国2354百万吨标准煤、美国2353、俄罗斯1804、沙特802、加拿大665、澳大利亚398、印度390、挪威329、墨西哥327、伊朗324。 2007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原煤77%、原油11%、水电7%、天然气4%、核电1%。 2007年我国原煤产量25.3亿吨(世界64亿吨,约40%);美国10.4亿吨、印度4.8亿吨、澳大利亚3.9亿吨、俄罗斯3.1亿吨)。(我国2003年原煤总产量17.2亿吨,到2007年达到25.3亿吨,年均增加2.14亿吨)。 化石能源CO2排放计算:1吨标准煤量的煤(1.4吨实物量煤)排放CO2 2.72吨;1吨标准煤量的石油(0.7吨石油)排放CO2 2.08吨;1吨标准煤量的天然气(752立方米天然气)排放CO2 1.46 2007年我国化石燃料燃烧的CO2排放量约为61.6亿吨;美国为59.7亿吨。各占世界总量的20%。 中国是全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也会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最大受害者。中国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这场挑战,同时也为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带来机遇和动力。 中国怎么办?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大关键措施: 一、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确定各行各业的耗能总量控制指标和定额管理指标,并严格执行。日前,国务院讨论并发布了中国节能减排新的行动目标: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就要求今后10年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弹性系数(能源发展速度与GDP发展速度之比)要保持在0.6左右。这是一个要求很高的数字,但经过努力又是可以达到的数字。我一直认为,只有我国的能源弹性系数和电力弹性系数(电力发展速度与GDP发展速度之比)分别回落到0.6和0.8时,才可以说我国的经济真正走上了科学发展道路。 二、优化能源结构,尽力发展清洁能源(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0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