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及相应护理措施.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相应的 护理措施 局部毒副作用 输液液体外渗 肿胀及急性烧灼样痛 注射部位硬结,严重时出现簇疱疹及大水疱 溃疡或形成大斑块、中心坏死,或二者皆有 斑块或溃疡下方可见广泛组织坏死 最终出现坚硬的黑色焦痂 焦痂周围的红斑肿胀持续数周 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皮下组织受累) 静脉怒张反应 沿前臂静脉通路方向的绒状皮疹,注药的局部可以有红斑、硬结、瘙痒、触痛、浅表的疱疹和水疱。用药停止48小时内这一反应消退,无残留组织损伤。 阿霉素应用中3%以上患者出现静脉怒张。 回忆反应 特征:一侧手臂输药后,当从对侧手臂再次给药时可在上一次化疗给药部位出现局部损伤。 见于应用阿霉素患者。 预防 发疱性药物:以适当剂量的稀释液溶解药物,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部位:避开手背侧、肘窝及施行过广泛切除性手术的肢体末端。应选择前臂近端及重要结构上覆盖有大量皮下组织的部位。 皮下软性留置针优于标准静脉注射针。 皮下贮液器、中心静脉留置针。 输液前 向患者讲解药物渗出的临床表现 教患者学会关闭输液器 尽量减少化疗药物的渗出 输液时 出现阻塞的迹象→立即停止输液并检查→尽快给予稀释溶液→避免局部组织与药物长时间接触及药物浓缩造成损伤。 注射化疗药物前,应检查有无回血,发现外渗,应及时另选注射部位,避免使用同一静脉远端。 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先注入非发疱性药物;如两种均为发疱性药物,应先注入稀释量最少的一种,两次注药间应用NS或5%GS 冲洗管道。 输入化疗药物后,应用NS或5%GS充分冲洗管道和针头后再拔针。 如发现药物外渗 立即停止输液 吸出渗出液 病变肢体抬高至少48小时 周围性降温 针对性的解毒处理 药物外渗后的处理方法 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柔红霉素—患处涂抗氧化剂二甲基亚砜,Q6H,共两周。 柔红霉素—氢化可的松50~100mg局部注射;8.4%碳酸氢钠5ml局部静注。 长春碱类药物外渗处理 目前存在争议 去甲长春花碱和长春碱的局部刺激性较强,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外周血管。 如无上述解毒药品,可采用以下措施 2%普鲁卡因2ml+NS5~10ml或用50~100mg氢化可的松患处注射 局部冷敷6~12小时 氟轻松软膏或如意金黄散外敷 硫酸镁湿敷 经保守治疗2~3天后仍持续疼痛或发生溃疡 可考虑早期手术切除以加快愈合,避免长期疼痛。 胃肠道毒副作用 恶心和呕吐 粘膜炎 恶心呕吐 急性恶心呕吐:化疗后24h内。 迟发恶心呕吐:给药后24h或更长时间。 提前发生的恶心呕吐:常见于以往化疗期间呕吐控制不好的患者,属于条件反射。 发病机制 1.直接刺激胃肠道 2.刺激肠道壁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5-HT), 5-HT作用于小肠的5-HT受体,激活后通过迷 走N传至第四脑室化学感受诱发区(CTZ), 激活延脑的呕吐中枢。 3. 5-HT直接激活CTZ的5-HT受体,兴奋呕吐中 枢。 4.心理反应异常。 主要致毒物质 顺铂 氮介 环磷酰胺 阿霉素 5-FU VCR 马利兰 防治和护理 心理支持 口服药物分次餐后服或临睡前服用 及时准确给予止吐药 环境干净整齐 舒适的体位、衣物整洁 出入量 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PRN高营养 黏膜炎 机制:化疗药物影响增殖活跃的黏膜组织,使其增殖修复减慢,口腔及肠到细菌入侵,易引起口腔炎、舌炎、食管炎,导致疼痛和进食减少;也可致肠道上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甚至发生肠黏膜溃疡。 主要致毒药物 口腔溃疡:MTX、ADM、5-FU、博莱霉素。 腹泻:5-FU、MTX、ADM、卡氮介。 便秘、肠麻痹:VCR。 发生机制:化疗药物影响增殖活跃的黏膜组织,使其增生修复减慢,利于口腔及肠道细菌的入侵,易引起口腔炎、舌炎、食管炎,致疼痛和进食减少;也可使肠道内上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肠黏膜溃疡等。 临床表现 唇、颊、舌、口底、齿龈出现充血、红斑、疼痛、糜烂、溃疡;食欲减退,腹泻腹胀,出血性腹泻,便秘。 防治及护理要点 口腔卫生,生理盐水漱口,软毛牙刷刷牙。 化疗后7~10天,温开水200~300ml+庆大霉素8万单位含漱后服下。 霉菌感染:制霉菌素含服,同时5%碳酸氢钠漱口。 厌氧菌感染:3%双氧水漱口。 溃疡者:甲紫、锡类散、养阴生肌散涂于患处。2%利多卡因15ml含漱30秒,Q3h,或于进食前。 口唇:凡士林涂抹。 便秘、食欲不振:对症,如通便灵等。 持续腹泻:观察记录大便次数、性状,查便常规,电解质,止泻、补液。 腹胀或肠鸣音减弱:疑有肠梗阻,给予胃肠减压。 注意体温。 骨髓抑制 主要致毒药物: 作用最强的药物:卡氮介、司莫司汀 其次为:氮介、MTX、ADM、长春花碱及5-FU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