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障碍-情绪障碍》-课件设计(公开).pptVIP

《情绪障碍-情绪障碍》-课件设计(公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 绪 障 碍 emotional disorder 一、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 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包括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共同点是存在担心或害怕的焦虑情绪和躯体症状,如出汗、叹气式呼吸、心跳加速等 (一)广泛性焦虑 担心的内容较自由化,如对自身行为、形象和能力的担心,包括对过去的事和未来的担忧,如将至的考试、社交事件或公开表演等,常有焦虑的躯体症状,如喉部异物感、头痛、头晕和胃肠道症状等,常合并其他焦虑障碍。 1.流行病学资料:青春期前儿童和青少年广泛性焦虑流行率为2.9%-4.1%,常有焦虑障碍家族史,儿童发生预示成人期焦虑障碍的发作 2.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⑴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⑵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两项: Ⅰ.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Ⅱ.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 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有6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 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 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 戒断反应,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 弱、躁狂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 3.鉴别诊断:见后 4.治疗: 家庭认知行为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修正父母 的期望,对儿童行为作出恰当反应,不强化儿童的焦虑 药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二)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1.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⑴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⑵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 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 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 体验; 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 能回忆。 严重标准: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 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怖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2.治疗:临床治疗青少年惊恐发作的经验极少 (三)分离性焦虑(seperation anxiety) 1.临床表现: 是与亲人分离时的急性、期待性的焦虑。最早发生于6-8个月的婴儿,3岁后,当儿童能理解与亲人的分离是暂时的,这种发育过程中正常的焦虑就消失了。所以30个月前不下诊断,5岁前诊断应慎重。 显著表现是:功能损害,如拒绝上学、去夏令营或睡在朋友家。有时也能去上学,但因为担心不幸的事降临到亲人而无法集中思想,典型的发生在星期天晚上或星期一早晨,上学前或与学校分离较长的时间后,如暑假或病后。常并发其他焦虑障碍和抑郁。 2.流行病学资料: 青春期前儿童中有1年分离性焦虑的占:3.5%-4.1%,男:女=1:3,诱因包括被迫分离,如死亡、疾病或父母离婚等 3.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3项 ⑴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遇到伤害,或害怕依恋对象一去不复返; ⑵过分担心自己会走失、被绑架、被杀害或住院,以致与依恋对象离别; ⑶因不愿离开依恋对象而不想上学或拒绝上学; ⑷非常害怕一人独处,或没有依恋对象陪同绝不外出,宁愿呆在家里; ⑸没有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不愿意或拒绝上床就寝; ⑹反复作噩梦,内容与离别有关,以致夜间多次惊醒; ⑺与依恋对象分离前过分担心,分离时或分离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烦 躁不安、哭喊、发脾气、痛苦、淡漠或退缩; ⑻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但无相应躯体 疾病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起病于6岁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 至少已1个月 排除标准:不是由于广泛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儿 童恐怖症及具有焦虑症状的其他疾病所致 4.鉴别诊断:见后 5.治疗 ⑴ 环境精神教育:教育家长,让儿童渐渐回到学校,与学校联 系,在儿童感到痛苦时就地提供帮助。如果父母有明显的焦 虑,应对父母进行治疗,教会处理儿童焦虑的方法,不至于 在拒绝上学的儿童面前不知所措。 ⑵ 行为治疗 逐渐暴露法:通过脱敏使儿童能面对害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