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检修安全 (二)设备内作业 1.设备内作业及其危险性 凡进入石油及化工生产区域的罐、塔、釜、槽、球、炉膛、锅筒、管道、容器等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称为设备内作业。 2.设备内作业安全要点 (1)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2)进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将该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安全隔离(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不允许采用其他方法代替),并清洗、置换干净。 (3)在进入设备前30 min必须取样分析,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 h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4)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第五节 检修安全 (二)设备内作业 2.设备内作业安全要点 (5)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 V。在潮湿或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12 V,所用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6)进入有腐蚀、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佩戴适用的个体防护用品、器具。 (7)在设备内动火,必须按规定同时办理动火证和履行规定的手续。 (8)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并与设备内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 (9)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若需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10)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使用部门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四、检修完工后处理 第六节 安全检测技术 一、可燃气体的检测 对环境空气中可燃气的监测,常常直接给出可燃气环境危险度,即该可燃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与其爆炸下限的百分比 [%LEL]。所以,这种监测有时也被称作“测爆”,所用的监测仪器也称“测爆仪”。 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环境空气中可燃气含量/该可燃气爆炸限值×100% 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达到其爆炸下限值时,我们称这个场所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为100%,即100% LEL。如果可燃气体含量只达到其爆炸下限的10%,我们称这个场所此时的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为10%。 第六节 安全检测技术 二、有毒气体的检测(一)苯 1.理化性质 2.监测方法 3.技术手段(二)硫化氢 1.理化性质 2.监测方法 3.技术手段(三)一氧化碳 1.理化性质 2.监测方法 3.技术手段 第六节 安全检测技术 三、氧气含量的检测 空气中缺氧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到一定程度时还可能导致窒息死亡事故;当可燃气或易燃液体的蒸气中氧含量过高,易引起爆炸。因此,应对以下情况监测氧含量。 1.空气中缺氧监测。在一些可能产生缺氧的场所,特别是人员进入设备作业时,必须进行氧含量的监测,氧含量低于18%时,严禁入内,以免造成缺氧窒息事故。 2.可燃气中氧含量的监测。由于密闭失效或控制失误,会使可燃气或易燃液体的蒸气中空气(氧气)含量过高,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对可燃气中的氧含量进行监测报警,是重要的安全措施。 第七节 相关技术标准 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是建设部于2008年12月30日发布的,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第四章对区域规划,第九章对电气安全提出了安全技术要求。 其他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有: 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 230--2010) 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2005) 3.《氯气安全规程》(GB 11984--2008) 4.《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2463--1990) 5.《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 15098--1994) 第七节 相关技术标准 6.《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2009) 7.《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 15603--1995) 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 16483--2000) 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4--1999) 10.《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5--1999) 11.《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6--1999) 12.《危险化学品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SUS华硕主板大师系列Z97-A 用户使用手册 (繁体中文).pdf
-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pdf VIP
- CVC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RCA分析与PDCA项目报告.ppt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教学设计(教案).docx VIP
- 《蛋白质构象病》课件.pptx VIP
- 正方体的表面积(优秀 ppt课件).ppt VIP
- 《丝绸之路的传奇历程》课件.ppt VIP
- 2025年贵州省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专项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doc VIP
- 《海蒂》读书心得体会.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