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知识共享!
高教自考西方文论选读部分名词解释题一
1.诗画界限论(莱辛的)
莱辛认为,造形艺术和诗歌,它们有异中之同,即都要模仿自然;也有同中之异,主要表现在四方面:1.就存在形式说,诗是一种时间艺术,画是一种空间艺术,诗的表现范围要比画广,画适宜于表现美,诗则除了美其他丑、怪、悲、喜、滑稽等均能表现。2.就模仿的媒介说,诗用人为的符号,即时间中动作发出的声音;画用自然的符号,即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和色彩。3.就模仿的对象说,诗描绘时间中先后持续的事物即动作;画描绘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即物体。4.就追求的效果说,诗求其真,再现人的动作的复杂冲突;画求其美,即姿态和表情上的静穆或静穆的伟大。上述诗画各自的特殊规律是相互不能超越的,否则就会招致失败,但这些规律也不是绝对的。
关键词:
诗画---同:模仿自然
不同:诗—时间艺术--表现范围广--美、丑均能表现--人为的符号(动作发出的声音)
画—空间艺术--表现范围窄--适宜于表现美----自然的符号(形状和色彩)
诗—动作(时间中先后持续的事物)--求其真--动作的复杂冲突
画—物体(空间中并列的事物)--求其美--姿态和表情上的静穆
2.三一律
所谓“三一律”,指行动的单一性、时间的单一性和空间的单一性,它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中,是作家必须遵守的铁律,来自16世纪《诗学》的意大利注释家之手。卡斯特尔维屈罗认为只有单一的空间与单一的时间和行动相适应,才能使观众信服。三一律对此后的戏剧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3.鲍姆加登的“理性类比”概念
“理性类比”是“美学之父” 鲍姆加登于1739年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他用“理性类比”肯定了感性的东西,其内容包括:感性洞察力,即洞察相同之点的能力;感性敏锐性,即洞察差别的能力;感性记忆;想像力;感性判断;对类似情况的观察;特殊感觉力。“理性类比”反映了鲍姆加登把纯粹认识论的美学转到艺术和艺术理论的美学。
【鲍姆加登】 (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1714—1762)又译鲍姆嘉通。德国哲学家、美学家,被称为“美学之父”。主要著作有《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美学》、《形而上学》等。
在美学史上,鲍姆加登第一次赋予审美以范畴的地位,认为审美是感性认识的能力,这种感性理解和创造美,并在艺术中达到完美。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从此,“美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
美在鲍姆加登那里被定义为感性认识、秩序和表现的调和。他的感性认识包括情感、直觉、想象、记忆。完整性是对感性认识的要求;秩序即某种科学规律,是感性认识的组合,完美性是对秩序的要求;表现包括一切表现手段和表现手法。这三者构成整一的艺术作品,其中内容的真实、鲜明、丰富、可信、生动,是一件“美”的艺术作品的最重要标准。鲍姆加登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分析审美与审美对象间的对应关系,认为美的本质是感官认识到的美,在承认美的客观性的同时,主张美不能离开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他认为美的完善性在于审美对象的美的素质和主体的审美能力的完善结合,以“丰富”、“光辉”、“伟大”、“真”和“似有理”五要素,揭示了美的自律性和完整性。“丰富”用来说明个性的、明了的美;“光辉”用来表现生动明晰的艺术活力;“伟大”即道德性,被他认为是艺术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伟大即善;“真”用来表征艺术作品的又一特征,但他区分了此岸的真和彼岸的真,给艺术创作留下了余地;“似有理”,即美的明了和真使审美主体产生了“似真”的审美体验。鲍姆加登认为美学的使命在于通过具体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揭示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
鲍姆加登不仅使美学独立于其他学科,他将艺术个性和形象性高扬起来,影响了欧洲美学由康德至克罗齐这一传统流派。
4.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
为了实现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探讨了文艺创作的具体问题,如人物、环境、冲突等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情境、情节、情致这样一些重要概念。分别介绍情境、情节、情致。
5.尼采的日神、酒神论
尼采认为悲剧是在日神和酒神这两种至深本质的二元冲突中产生的,日神和酒神是二元对立的两种冲动或精神。日神代表着对生命个体的肯定,酒神代表着对生命本原的肯定;日神代表梦的形象世界,酒神代表醉的现实世界;体现日神精神的艺术是造型艺术和史诗,体现酒神精神的艺术是音乐和抒情诗。
6.巴尔特的代码理论
巴尔特在其《S/Z》中分析巴尔扎克的小说《萨拉辛》时提出了关于代码的理论,用S和Z分别代表书中的两位主要人物。他认为这篇小说具有自足结构和能指性质,小说中的人物、读者和作者都不过是各种代码,并不具有实体性。他主要探讨词汇组合所包含的意义,用五种代码分析文本的能指,释义代码、寓意代码、选择代码、象征代码和文化代码。
7.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初中化学必备选择题100题汇总及答案解析(最全).doc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农业新质生产力 — 以太仓东林村为例.pptx
- SP6660_V13926596180可做12V4A开关电源控制芯片.pdf VIP
- 定向钻穿越环氧玻璃钢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浙江杭州钱塘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热点话题AI“复活”历史名人+AI技术的伦理与社会影响(主题预测+素材+模拟范文).docx
- 【江西煌上煌财务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实例2800字】.docx VIP
- 会计师事务所保密制度.docx
- 2022年第二期CCAA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题目—认证通用基础含解析.doc
- “诚信月”知识问答试题附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