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张店区第七中学 吴和公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如下。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是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球体)。
2、地球是球体的主要证据(海边看船、月食、地球卫星照片、环球航行、陆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走去,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却在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如果向南走去,情况就相反。这些现象,只有大地是弧形的才好解释。北半球不同纬度的地方北极星的高度不同、从归航的轮船看陆地的小山)。
3、地球大小的三组数据。
(二)地球仪
1、设计原则。
2、地球仪及作用
3、地球仪上的大致方向(面对地球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为后边的经纬线指示方向、经纬度的排列规律、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定做基础铺垫)。
4、简易地球仪的制作不做教学要求。
(三)经线和纬线
1、地轴、纬线、经线、北极、南极的概念。特殊的经线和纬线(本初子午线、20°W、160°E、180°经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2、经线、纬线的性质(形状特征、长度特征、指示方向、数量特征)。
3、各条经线、纬线的区别方法—经度和纬度。
①经度、纬度的划分及表示方法。②经度和纬度的排列规律(判定)。
③半球的划分及范围(判定)。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1、经纬网的目的及用途。 2、点的描述及表示。
二、教学目标确立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地球是球体的主要证据,记住描述地球大小的三组数据。
2、理解地球仪的设计原则、作用、地球仪上的方向表示。
3、知道地轴、纬线、经线、北极、南极的概念。能在地球仪上找到特殊的经线和纬线
3、通过观察地球仪探究得出经线和纬线的性质
4、知道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表示方法,探究得出经度和纬度的排列规律并能运用排列规律判定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
5、知道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读图探究各半球的范围,能运用半球范围来判断点的所属半球位置。
6、知道经纬网的目的及用途,能描述及表示点的经纬度位置。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地球仪、经纬网的学习初步培养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思辨能力、空间思维能力
(三)情意目标:
1、通过对“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漫长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从中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2、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
3、通过本节课“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地球仪上的方向表示、经线和纬线的性质、经度和纬度的排列规律、各半球的范围。
2、难点:运用排列规律判定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运用半球范围来判断点的所属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的判断和表示。
四、课时划分:三课时
五、教学用具:地球仪(至少每两人一个)、多媒体课件。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球体的认识过程2、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球体的认识过程
2、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3、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仪
1、设计原则及作用
2、地球仪上的方向
三、地球上位置的确定
(一)经纬网定位
1、特殊的经线和纬线
2、经线和纬线的性质
3、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表示
4、经度和纬度的排列及东西
经度和南北纬度判定
5、经纬网的目的和用途
6、点的经纬度位置的表示
(二)半球位置的确定
1、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
2、半球的范围
3、所处半球位置的判定
七、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
1、体现地理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体现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 教学理念。
3、体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的理念。
4、体现张店七中地理组“主题带动策略下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课题研究部分成果。
八、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导语: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农历每月15日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看不见。站在地球表面,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板书课题: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目标认定,板书结构】
1、屏幕出示知识目标,学生朗读认定。
2、教师叙述,板书一节知识框架,强调重点难点。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球体的认识过程2、地球是球体的证据3、地球的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球体的认识过程
2、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3、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仪
1、设计原则及作用
2、地球仪上的方向
三、地球上位置的确定
(一)经纬网定位
1、特殊的经线和纬线
2、经线和纬线的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浙江省浙北名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 数学课堂中错题本的使用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土木工程施工——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整理.pdf
-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ppt VIP
- 2024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综合题).docx VIP
- 全国高考高校体育单招考试必备重点英语单词(复习必背).docx
- 浙江省浙北名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 第五章 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与茶叶安全生产(2学时).ppt VIP
-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物理押题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