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区性的哀思到全民性欢愉的寒食节诠释史研究.docVIP

从地区性的哀思到全民性欢愉的寒食节诠释史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地区性的哀思到全民性欢愉的寒食节诠释史研究.doc

从地区性的哀思到全民性欢愉的寒食节诠释史研宄 一、 关于寒食节起源的学术争论 寒食节足我国传统节円之一,对于它的起源,一直足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人致说來,主要有两种观 点,一种是改火说,一种是子推说。 改火说认为寒食源于古老的改火习俗,介子推的故事是后人附加的。在今人的研究中,李玄伯首开其 端,他在《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宄序》中说“子推被焚之说起始甚晚。后人对寒食之说,去古已远,不能丫 解,遂附会到介子推身上。其实改火、寒食的制度,较古不知若千年也,”m裘锡圭先生m意这个观点,并 从比较文化学的角度进一步推论“介子推焚死的故唞是以与改火有关的习俗为背景编造出来的。故事的原型 应该是改火活动屮被烧死的代表谷神稷的人牺”。[2 与此同时,庞朴先生也撰文指出,寒食是古人因改火而 衔不來的习俗,介子推的故事形成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二者本无关联,是太原人在寒食习俗屮加入丫介 子推的元素,促使寒食节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并.FI承端午节与屈原、复活节与耶稣的例子來比拟。[3]持此 观点的国A学者还有杨琳、手亦园、汪宁生、陈久金等,14]国外学者有法国的得格宵、康德谋、英国学者 弗雷泽、円木学者守屋美都雄、中村乔等。[5] 子推说汄为寒食V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法M学齐侯思孟批判了得格兽、康徳谋、弗雷泽、守屋美都雄、 中忖乔等人的假说、理论,指出对寒食节的研究,只能从史料出发,“从最早到最晚的记录來看,寒食的目 的是耍纪念一个当地的英雄人物一介之推”,而脱离史实的理论构建和逻辑推演都足危险的。[6 大陆学者 张勃先生从民间叙事的角度人人推进了子推说的内容,认为寒食节与介子推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介子 推是战凼秦汉时期人们在棊本史实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价位观念所塑造出來的英雄人物,寒含的习俗是 在长期祭祀介子推的过程屮,由好事者提议而逐步被民众普遍汄可和接受,“与古老的改火习俗、周代禁火 旧制毫无瓜葛”。[7]陈泳超先生亦从寒食节最初缘起于以太原为屮心的并州一带为出发点,否定改火说,而 倾向于子推说。[8] 在此之外,冇学者另辟蹊径,提出山戎说和祈雨说,山戎说认为寒食习俗源CI春秋时期尚未完全进入 文明时代的山戎人,因其还未完全摆脱无火冷食的生活而有寒食习俗,并在后來和汉人融合的过程中,把 寒食4俗带到了华夏文明中,而介之推是为能使汉人接受寒食俗而选择的人物。[9p祈雨说认为子推焚骸 是为求雨,而禁火寒食是求雨礼俗所需。[10] 从当今研宄者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一个非常强烈的愿望,就足一定耍弄沾楚寒食节到底处怎么來的, 一定要把这个源起坐实。由于史料的缺乏,给研宄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每种观点的论证都带有 很大的徘测成分,看似合理,而乂经不住仔细推敲,彼此之M相互否定。沿沿这样的思路走下去,这可能 是一个永远也纠缠不清的问题。 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视角,把古人对于寒食节的阐释作为一种现象來研究,而不是追随在古人身后继续 争论,那么古人对寒食节认识的发展变化木身就成为我们考察的对象,我们需耍思考的足为什么会发虫这 样的变化,变化背后反映出來的时代信息和观念是什么?本文拟就此发表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二、 汉晋南北朝对寒食节的阐释 在现宥的文献屮,ii早提及寒食卞的是生活于两汉之际的桓谭,他在《新论》“离事”屮说:“太原郡民 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冇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11]明确太原地区的寒食习俗是为丫纪念 介子推。百年之后,东汉的蔡邕进一步丰宫了二者之间的关联,他于《琴操》中说:“晋文公重耳与子绥俱 亡,子绥割其腕股,以饵重:印。重耳复国,舅犯、赵衰俱蒙厚赏,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做龙蛇之 歌以感之......文公惊悟,即逍使者奉节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 流涕,令民五月五H不得举发火。”[12]子绥即子推。因为了推被焚死,所以文公下令,在介子推被焚死之 曰,不准举火,也就是必须寒食。 《后汉书?周举传》中记载了寒食在民间的实践情况,举稍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 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土人每至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少不堪, 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止火,残损K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K,使还 温食。于是众感稍解,风俗颇革。”[131 可见,在两汉之世,寒食是太原郡的K间习俗,按照当吋人的解释,是为了纪念介之推,但不为官方 所倡,反而因为興有害于人的健康而被宫方禁止。 魏晋南北朝吋期,曹魏、后赵、北魏吋期都曾下令禁断寒食<=曹操《明罚令》中说:闻太原、上党、 西河、雁门,冬至后一冉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夫子推晋之下士,无高世之徳。子胥以直亮 沉水,吴人未宥绝冰之事。至于子推,独为寒食,S不偏乎?云育废者,乃致莅雪之灾,不复顾不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