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 1.光学显微镜 3.表面轮廓仪 4.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5.场发射形貌描绘仪 5.场发射形貌描绘仪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STM的工作原理 STM的结构 STM的工作方式 恒电流模式 恒高度模式 隧道针尖 隧道针尖 扫描隧道显微镜下图 在ST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新型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AFM) 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BEEM) 近场光学显微镜(Scanning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e) The End 在扫描过程中保持针尖的高度不变,通过记录隧道电流的变化来得到样品的表面形貌信息。这种模式通常用来测量表面形貌起伏不大的样品。 隧道针尖的结构是扫描隧道显微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尖的大小、形状和化学同一性不仅影响着扫描隧道显微镜图象的分辨率和图象的形状,而且也影响着测定的电子态。 针尖的宏观结构应使得针尖具有高的弯曲共振频率,从而可以减少相位滞后,提高采集速度。如果针尖的尖端只有一个稳定的原子而不是有多重针尖,那么隧道电流就会很稳定,而且能够获得原子级分辨的图象。针尖的化学纯度高,就不会涉及系列势垒。例如,针尖表面若有氧化层,则其电阻可能会高于隧道间隙的阻值,从而导致针尖和样品间产生隧道电流之前,二者就发生碰撞。 目前制备针尖的方法主要有电化学腐蚀法、机械成型法等。制备针尖的材料主要有金属钨丝、铂-铱合金丝等。钨针尖的制备常用电化学腐蚀法。而铂-铱合金针尖则多用机械成型法,一般直接用剪刀剪切而成。 发明背景 1 2 3 4 新型 显微镜 STM 发明 工作原理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局限性: 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恒电流工作模式下,有时它对样品表面微粒之间的某些沟槽不能够准确探测,与此相关的分辨率较差. 扫描隧道显微镜所观察的样品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导电性,对于半导体,观测的效果就差于导体,对于绝缘体则根本无法直接观察。如果在样品表面覆盖导电层,则由于导电层的粒度和均匀性等问题又限制了图象对真实表面的分辨率。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条件受限制,如运行时要防振动,探针材料在南方应选铂金,而不能用钨丝,钨探针易生锈。 磁力显微镜(MFM) 摩擦力显微镜(LFM) 静电力显微镜(EFM) 弹道电子发射显微术(BEEN)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N) 扫描热显微镜 扫描隧道电位仪(STP) 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PSTN)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 在ST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扫描探针显微 镜扩展了微观尺度的显微技术,为纳米乃至微观技 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一个对力非常敏感的微悬臂,其尖端有一个微小的探针,当探针轻微地接触样品表面时,由于探针尖端的原子与样品表面的原子之间产生极其微弱的相互作用力而使微悬臂弯曲,将微悬臂弯曲的形变信号转换成光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就可以得到原子之间力的微弱变化的信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原子力显微镜设计的高明之处在于利用微悬臂间接地感受和放大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 按照STM的工作原理当探针与样品的距离非常近时,由于探针的电势场高于样品,探针会向样品发射电子,这些隧道电子进入样品到达界面时,虽然大部分电子的能量由于被衰减而被样品势垒反弹回来,但是仍有少量能量较高的分子能够穿透界面到达下层材料,这些穿透过界面的分子成为弹道分子。由于弹道分子在穿过界面时携带了许多有关界面的信息,因此BEEM为界面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 * * * * * 扫描隧道显微镜 发明背景 1 2 3 4 新型 显微镜 STM 发明 工作原理 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前的微观形貌检测技术 任何一项发明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前面的工作的基础上的进化。扫描隧道显微镜也不例外。扫描隧道显微镜是用来检测微观形貌的,在其发明以前,就有几种微观形貌检测技术了,只是分辨率较低。表面微观形貌的测量,从原理上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光成像,包括光折射放大成像和光干涉成像。光折射放大成像检测方法的代表是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光干涉成像法的代表是光干涉显微镜和TOPO移相干涉仪。 第二类是对试件表面进行扫描,逐点检测,从而获得表面微观形貌的信息。这一类检测方法的代表是表面轮廓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光学显微镜是在光学放大镜基础上发明的,放大镜的物体形貌分辨率可达到0.1mm。1665年发明了光学显微镜,它可将被测物体放大数百倍。光学显微镜经过多次改进,现在的放大倍数达到1250倍。如果再采用油浸镜头或用紫外光,放大倍数还能在提高一些。光学显微镜使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