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国家重点实四验室最新电生理技术课件.pptVIP

课件国家重点实四验室最新电生理技术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国家重点实四验室最新电生理技术课件

离子通道的基础知识及其技术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电生理学——生命科学中的信息科学 组织的生物电场 信息高级处理 细胞的电脉冲 信息整合和编码 细胞膜的电流 电信号发生和传递 1.电生理学——生命科学中的信息科学之一 离子通道:生物电发生的基本元件,也是重要的药物治疗靶点。 组织的生物电场 信息高级处理 细胞的电脉冲 信息整合和编码 细胞膜的电流 电信号发生和传递 2.离子通道:重要的药物靶点 2.1 重要的生理功能 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基础 参与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细胞兴奋-收缩偶联和兴奋-分泌偶联 细胞跨膜信号转导 2.1 重要的生理功能 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基础——静息电位的形成 2.1 重要的生理功能 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基础——动作电位的形成 2.1 重要的生理功能 参与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2.1 重要的生理功能 细胞兴奋-收缩偶联 2.1 重要的生理功能 细胞兴奋-分泌-兴奋偶联 2.1 重要的生理功能 细胞跨膜信号转导 2.离子通道:重要的药物靶点 2.2 关键的药物治疗靶点 2002年由FDA提供的分析报告指出,目前所有FDA认可的药品中涉及到的治疗靶点基因仅为273个,其中完全认定为药物靶点的7%为离子通道; 2006年的调研表明,配体门控和电压门控的离子通道是第三和第四大现有的可治疗基因家族(仅排在G蛋白基因家族和核受体基因家族之后),分别占据7.9%和5.5%; 经典的离子通道类临床用药见表1: 药物类别 药物靶点 药物名称 抗高血压药物 钙通道 硝苯地平 西尼地平 钾通道 尼克地尔 抗心律失常药物 钠/钾通道 奎尼丁 钙通道 地尔硫桌 维拉帕米 钾通道 胺碘酮 麻醉药 钠通道 利多卡因 普鲁卡因 氯通道/NMDA 丙泊酚 镇静/催眠/抗癫痫药物 钠通道 苯妥英钠 卡马西平 钙通道 乙琥胺 钾通道 氯丙嗪 氯通道 苯二氮? 缺血脑保护药物 钙通道 氟桂利嗪 钠通道 利法利嗪 钾通道 氟芬那酸 糖尿病药物 钾通道 优降糖、达美康 表1.离子通道:重要的药物靶点 3.离子通道——分类 分类方法 具体类别 电压门控性,voltage gated 又称电压依赖性(voltage dependent)或电压敏感性(voltage sensitive)离子通道:因膜电位变化而开启和关闭,以最容易通过的离子命名,如K+、Na+、Ca2+、Cl-通道4种主要类型,各型又分若干亚型. 配体门控性,ligand gated 又称化学门控性(chemical gated)离子通道,由递质与通道蛋白质受体分子上的结合位点结合而开启,以递质受体命名,如乙酰胆碱受体通道、谷氨酸受体通道、门冬氨酸受体通道等.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non-selective cation channels)系由配体作用于相应受体而开放,同时允许Na+、Ca2+?或K+?通过,属于该类. 机械门控性,mechanogated 又称机械敏感性(mechanosensitive)离子通道:是一类感受细胞膜表面应力变化,实现胞外机械信号向胞内转导的通道,根据通透性分为离子选择性和非离子选择性通道,根据功能作用分为张力激活型和张力失活型离子通道. 基因相似性 根据基因序列的相似性或同源性而归类的离子通道,例如TRP家族等。 在1902年,Bernstein创造性地将Nernst的理论应用到生物膜上,提出了“膜学说”。他认为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只对钾离子具有通透性,即细胞静息电位的钾离子学说;而当细胞兴奋的瞬间,膜的破裂使其丧失了选择通透性,所有的离子都可以自由通过。 Hodgkin、Huxley、Katz等人在20世纪30—50年代做出了开创性研究。他们基于电压钳技术,提出并验证了所谓的Hodgkin—Huxley方程,数学模拟出和真实状况相符合的神经冲动的传导,由此建立了细胞动作电位的钠离子学说。离子通道的近代观念也由此产生。 4.离子通道研究理论 4.离子通道研究技术 微电极电压钳-电流钳技术 传统膜片钳技术 Erwin Neher (1944- ) Kenneth Cole (1900-1984) 4.离子通道研究技术 3. 平板膜片钳技术(膜片钳技术新趋势的关键) 原创技术专利: 表2. 膜片钳技术的历史角色 年份 电生理学中标志性事件 1786 Luigi Galvani 首次在蛙类体内发现生物电现象,电生理学的创始人, 1887 Sidney Ringer 发明了蛙心灌流试验用的溶液。 1888 Walther Nernst 提出了Nernst 方程。 1902 Julius Bemstein 提出静息电位的K+学说。 1937 Renshaw 首次使用微电极成功记录到了脊髓中间神经元的电活

文档评论(0)

189****6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