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消息写作
新闻消息写作王振江 2010.6.12·华北油田.. 什么叫新闻消息? 新闻消息是从正常的事件流程中脱轨而出的信息,是人们正常预期的中断。 新闻消息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只关心事实,不讲故事。 看完引题,受众一定要能够了解作者的意图和消息要传递的思想观点和倾向。其内容要求必须丰富、准确,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一定要深刻。 显现新闻消息的意义: 如: 人民日报1964年发的一则消息,主标题是: 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这则消息,作者所配的引题为“帝国主义的核垄断被打破”,其作用就是用来表现“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这条新闻的意义的。 交待新闻事实形成的原因: 如:《环球时报》消息:英首相背后骂人大失民心 引题:“忘了摘下麦克风 不雅谈话惊选民” 其目的就是用来交待“首相失民心”的形成原因。 交待新闻事实形成的目的: 《环球时报》消息:1945年,丘吉尔密谋闪击苏联 引题:“想拉美国发起世界大战 要将红色政权逐出东欧”,在这里引题显然是在说明“丘吉尔密谋闪击苏联”的目的。 烘托主题,强化气氛,增加标题的视觉冲击力: 如: 《羊城晚报》消息:江嘉良拍下无活口! 引题:“杀!杀!杀!” 在这里,引题的目的除了为吸引读者,表现一种杀气腾腾的气氛之外,恐怕再没有其它意思。 又如:环球时报的一则新闻: 主标题:“三级跳式”跨国婚姻困扰亚洲 记者为了让受众进一步了解这一新闻现象,便加了这样一个引题: “越柬姑娘嫁日韩中 中韩女性嫁美英法”来加以描述。 消息主标题与引题及文学类作品标题比较 不信春风唤不回; 漫长的瞬间; 寻找诺亚方舟; 告别昨天; 海棠依旧; 早春二月; 看了又看; 走进幸福, 种水上漂的 , 养淹不死的 。 消息主标题不提倡杂揉的三点理由: 1违背新闻的原有之意。 2违背传播学的一般规律。 3虚化主标题是新闻的一种倒退。 ●有些通讯稿件使用消息标题。 如:环球时报的 ※导语的定义: 导语是一篇新闻消息中具有可听性、可视性的特殊开头。 ※西方新闻学:“导语就是让受众唉哟一声的哪个东西。” 实际上,能够在导语中形成“钩子”的要素多种多样。 美国当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特德·怀特也说过:“ 这个‘钩子’可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句子、一个巧妙的警句,可以是一个错综离奇的事件,也可以是一段发人深思的引语。” 总之,凡是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要素都可以称之为“钩子”。 香港大公报: 清明前夕,蒋委员长携夫人赴奉化溪口,去扫到他妈的墓。 ※导语写作的两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出要报道的新闻事实。 第二步,从确定出的新闻事实中,尽量找出最能打动人,最能吸人的“钩子”,并写进导语。 寻找“钩子”的几个实例: 结论:导语的写作过程,就是找“钩子”,并用“钩子”将新闻事实加以高度概括的过程。 2.一种是以何地开头的导语: 如人民日报的一篇消息:山西省大同至运城高速公路今天全线贯通。 这种导语用公式表示,它的结构形式是这样的: 何地+何时(何人)+何事 3 .一种是以何人开头的导语: 如:新华社北京24日电: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今天接受福克斯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 这种导语用公式表示,它结构形式是这样的: 何人+何时(何地)+何事 4一种是以何因开头的导语: 如英国《泰晤士报》的一篇消息:没有尼罗河,埃及就是一片无人居住的沙漠,苏丹就是一块焦土。埃及几乎所有的淡水,以及苏丹四分之三的淡水都是尼罗河提供的。最近,这两个国家都宣称它们在历史上就对尼罗河拥有控制权。 这种导语用公式表示,它结构形式是这样的: 何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5.最后一种是以如何开头的导语, 如合众国际社在一篇题为《安德罗波夫葬礼隆重举行,遗孀悲恸过度,几乎昏厥》(合众国际社莫斯科1984年2月14日电)的导语: 在遗孀最后的一吻之后,在同僚的赞颂声中,苏联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的遗体今天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墙下——这里,是全国最受尊敬的英雄公墓。 这种导语用公式表示,它结构形式是这样的: 如何+何人+何时+何事 五种导语形式,究竟选择那一种,要看用那一个新闻要素叙述新闻事实时,最能形成“钩子”,最打动读者,最能引发读者的兴趣。 B状况, 女大学生跳楼不是在校庆的会场,而是选取在了华北油田的机关大楼。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的何地要素便成为读者最感兴趣和最富感官刺激的要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