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元杂剧与电影之比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氏孤儿》元杂剧与电影之比较

《赵氏孤儿》:元杂剧与电影之比较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元代历史剧中成就最高的剧作,是一出正气浩然、壮烈感人的悲剧。它是中国第一部传入欧洲的作品,因在1775年被伏尔泰翻译成《中国孤儿》而轰动欧洲剧坛。到了当代,“各种地方戏的改变,特别是2003年北京人艺、国家剧院、河南豫剧二团同时把赵氏孤儿搬上舞台” 之后,这个故事再一次感动了全中国。而到了2010年,《赵氏孤儿》更是被著名导演陈凯歌搬上电影荧屏,使这个古老的故事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元杂剧版的《赵氏孤儿》讲述了在春秋晋灵公时期,忠心耿耿的赵盾和野心勃勃的奸臣屠岸贾 “文武不和”。屠岸贾曾遣勇士刺杀赵盾而不得,后又训练神獒,以谗言混淆视听,终使赵家三百口被诛尽杀绝,只剩下赵朔之妻庄姬夫人在自缢前托付给赵家门客程婴的赵氏孤儿。当时正受命于屠岸贾在搜查赵氏孤儿的韩厥为救赵氏孤儿而自刎,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儿子也为了赵氏孤儿的存活献出了生命。之后的二十年,程婴忍辱负重,带着被屠岸贾收为义子的赵氏孤儿在屠家做门客,让赵氏孤儿同屠岸贾习武。时机成熟,程婴将过去的故事和盘托出。得知真相的赵氏孤儿誓死要“还他九族屠”。最终,赵氏孤儿和当时的上卿魏绛在晋灵公的授意下除掉了屠岸贾后,改名望,“袭父祖拜卿相”。   而电影版的《赵氏孤儿》虽然依照元杂剧改编,但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和主题等方面都有较多不同之处。   一、人物形象之不同   元杂剧版的《赵氏孤儿》与电影版的不同,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不同,这最突出的表现在两个重要人物程婴和屠岸贾身上。   程婴在元杂剧中是赵家门客,临危受命于庄姬夫人救出赵氏孤儿,而在电影中他只因机缘巧合才卷入了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在元杂剧中他义无反顾、毫不犹豫的献出了自己的孩子,而在电影中他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了屠岸贾。   元杂剧中的程婴是忠义的化身。他本可以在庄姬自缢后抛下赵氏孤儿以保全自己的性命,但他却冒着全家被处斩的危险救了赵氏孤儿。为了保护赵氏孤儿,又为了国中一百多个婴儿的生命,他甚至决定让自己的孩子假装做赵氏孤儿,让公孙杵臼向屠岸贾告发他,以他二人之死换来赵氏孤儿的安全,以此不负赵家之托。为了让屠岸贾相信,他强忍内心的悲痛,杖打公孙杵臼;为了不让屠岸贾察觉甚至在自己的亲生儿子被屠岸贾“剁了三剑”之时,只能把泪水往肚子里咽。在这之后的二十年,程婴独自背负着骂名,忍辱在屠岸贾家中做门客。看着赵氏孤儿在屠岸贾身边无忧无虑地慢慢长大,他却“踌躇展转,昼夜无眠”。他始终记得庄姬的嘱托,记得赵家三百条人命,记得那些屈死的忠良,记得那年还在襁褓中的儿子。最后他将所有的事情告诉赵氏孤儿时,他“垂泪不止”,因这泪中有二十年的艰辛苦楚,有着非常人所能承载的精神压力。元杂剧中的程婴为了忠义奋不顾身,他有着极强的牺牲精神和常人无法匹及的崇高感。   而在电影中,屠岸贾却有了截然不同的形象,它力图挖掘屠岸贾身上人性的一面。首先,电影开篇就着力展现赵家在朝中得势,赵氏父子对屠岸贾有相当的敌意来表明屠岸贾对赵家之伤害实有不得已的成分,并不完全是其野心在作祟。另外,屠岸贾在手下请示如何处置庄姬夫人之时所说的“我从来不杀女人”,在程婴说出赵氏孤儿的下落之后快步走到门外告诉在门外跪着的孩子的父母“你们的孩子都得救了”和在抚养赵氏孤儿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慈祥,都能让我们感觉到电影似乎在不遗余力地增添能够让屠岸贾向善的台词与行为。   其实不仅是这两个主要人物,韩厥、公孙杵臼的形象也大有改变。在元杂剧中,这两个人物都是绝对忠义的代表,韩厥因忠义不能两全自刎身亡,公孙杵臼为了保护赵氏孤儿撞阶基而死。同程婴一样,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绝对正义。而在电影中,他们的形象同样变得不那么崇高。在庄姬夫人苦苦求着韩厥把孩子还给她时,韩厥说“我不是不想把孩子还给你,还给你,我就是死路一条”;在屠岸贾带着赵氏孤儿带兵打仗之时,韩厥却是躲在暗处偷偷射了屠岸贾一剑。在程妻告诉公孙杵臼她交出的是赵家的孩子是,公孙杵臼说“换了我,我也不会交出自己的孩子”;在屠岸贾到公孙杵臼家中搜查赵氏孤儿时,他不是自杀而是被屠岸贾的手下杀死。   综上来看,在元杂剧中绝对崇高意图的人的忠义精神在电影中被削减,而在元杂剧中绝对恶的人物也在电影中展现出了善。电影希望通过两个极端向“中间性格”靠近的方式,使电影中人物更贴近现代人所感受的真实,意图也许是希望将元杂剧中原本单纯的、善恶界限分明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希望将原来的“扁平人物”转化为现代的艺术作品中更容易被人接受的“圆形人物”。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改变过后的人物虽然多面,但却没有一个占绝对优势的主导型特征。观众在看完电影也许会疑惑,剧中这几个关键人物究竟该如何定位。   元杂剧《赵氏孤儿》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