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程设备制造及点安装第一章绪论
过程设备焊接 主讲:李淑华 电话地点:东北石油大学 2013-02-20 绪论 焊接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原子能、化工、造船、海洋工程,电子技术、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在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它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 焊接技术是十九世纪末叶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由于它具有一系列技术和经济上的优越性,所以发展很快,现在已经有几十种焊接方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随着工业的发展,焊接新能源的开发和焊接新工艺的应用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除生产效率较高的埋弧自动焊以外,厚板结构的电渣焊、高效率的气电焊、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以及等离子弧焊接和切割等已经日益广泛地应用到各个工业部门。此外,近年来正在研究离子束焊接和光束焊接,其中包括太阳能焊接。 在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各种自动化生产线和各种焊接机械人等。从应用方面看,采用焊接技术制造了各种大型桁架结构,巨型油轮,大型LNG运输船,15万立方米的大型储罐,高温高压(3000大气压)设备,大型航母,核电设备,航空航天等,焊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焊接过程的物理本质 焊接 :被焊工件的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压或加热或二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原子间的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过程称为焊接。 焊接与其它连接方式不同: 宏观上:永久性的不可拆卸的接头。 微观上:原子之间结合力(金属键),即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 金属是靠金属键结合在一起的。大多数金属原子间距离RA=0.3~0.5nm结合力最大。 一般情况下,金属表面总是不平整的: 表面平面度:精密磨削加工,几或几十微米 1m = 103mm = 106μm = 109nm = 1010? 1μm = 103nm = 104 ? 3~5 ? ②难免有氧化膜、油污和水分等吸附层,阻碍焊接两分离表面接近。 二、焊接过程的物理本质 克服接触表面的氧化膜,克服接触表 面的凹凸不平,形成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结 合和扩散造,成永久性的连接。 焊接工艺上采取两种措施: 1. 加压 破坏接触表面的氧化膜,是结合处增加有效的接触面积。 2. 加热 达到塑性或熔化状态,氧化膜迅速破坏,降低金属变形的阻力增加原子振动能,促进扩散、再结晶、化学反应和结晶过程的进行。 3. 加热和加压 每种金属实现焊接所必须的最低温度和压力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对于纯铁来讲: 表l 焊接焊基本方法分类 1.熔化焊 气焊、电弧焊、铝热焊、电渣焊、电子束焊 2.压焊 锻焊、冷压焊、超声波焊、电阻焊(点焊、缝焊、凸焊、对焊),爆炸焊、摩擦焊 3.钎焊 火焰钎焊、感应钎焊、炉中钎焊、盐浴钎焊、电子束钎焊 三、焊接技术的发展历程 1801年--电弧放电现象 迪威发现了电弧放电现象,这是近代焊接技术的起点。(绝缘击穿、暗放电、辉光放电、电弧放电) 1885年-----碳极电弧 俄国人发明的碳极电弧,可以称作是电弧作为工业热源的一个伟大的创始。 1891年----金属极电弧 俄国人提出以金属电极取代碳电极的金属极焊接法,最初是在空气中产生金属极(铁)电弧进行焊接,焊接区质量用现在的知识判断是不合格的。 1907年瑞典人发明了焊条,并于1912年开发出保护性能良好的厚涂层焊条,确立了焊条电弧焊技术的基础。 1920年英国全焊接船已下水使用。 1935年开发了埋弧焊。埋弧焊方法是向颗粒状焊剂中连续送进钢制焊丝,电弧放电所需电流从导电嘴供给,这种电流供给方式成为现在自动焊的原形。 1930年以后以美国为中心把钨电极与氦气相组合,进行了气体保护钨电极电弧焊接法的研究。适用对象是镁及不锈钢薄板(1940年)。 对于铝合金,由于表面氧化膜的存在,焊接困难。 1945年----阴极雾化 知道了电弧放电的阴极具有去除氧化膜的作用,随后出现了以铝合金为对象的交流TIG焊接法、在氩气保护气氛中采用铝焊丝的直流金属极MIG焊。 1885年-----碳极电弧 1891年-----金属极电弧焊 1907年-----薄药皮焊条 1912年-----厚药皮焊条 1935年-----埋弧焊 1940年-----TIG焊 1945年-----MIG焊 1953年-----CO2电弧焊 1957年-----等离子弧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