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H1N1新型流感病毒感染之感染管制政策-李综合医院.DOC

H1N1新型流感病毒感染之感染管制政策-李综合医院.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1N1新型流感病毒感染之感染管制政策-李综合医院

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 文件名稱 因應狂犬病之感染管制措施 制訂單位 感管室 制定日期 103年9月1日 文件編號 感管室-品質手冊-8-18 版 次 3(107.06.29) 總 頁 數 NUMPAGES 8 PAGE 1 1.目的 提供醫護人員接觸疑似或確診為狂犬病的患者時,有適當的感染管制措施可循,減少疫情擴散機會。 2.適用範圍 適用於國內有狂犬病疫情時,或遇有疑似或確診為狂犬病病患時。 3.參考文件 狂犬病-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之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2015/01/16)。 醫療機構照護狂犬病例之感染管制措施指引-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13/8/13。 疑似狂犬病或麗莎病毒感染動物抓咬傷臨床處置指引-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16/11/09)。 4.名詞定義 免疫功能不全之定義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移植後兩年內或持續接受免疫抑制劑者。 先天性免疫不全、無脾症、自體免疫疾病正接受類固醇或其他免疫調節劑治療、癌症病人 (含血癌)接受化學治療或免疫抑制劑者、正在使用chloroquine 治療瘧疾的病患。 其他影響免疫功能的疾病,包括腎臟病、糖尿病、肝硬化及慢性肝病且經醫師判斷會影響免疫功能者。 5.作業內容 疾病概要 致病原:狂犬病毒。 傳染途徑:病毒從已感染動物的唾液中隨著抓、咬而進入人體(偶而經由皮膚的傷口、黏膜)。也可透過含病毒的氣溶膠微粒(aerosol)經呼吸道感染,或經消化道、黏膜接觸、角膜、器官移植造成感染。再由中樞神經系統傳至末梢神經,導致一些相鄰的非神經組織感染如唾液腺。 潛伏期:5天到數年,通常1~3個月,極少數超過1年;視傷害程度、傷口部位神經分佈的多寡、與腦的距離、病毒量、病毒株別、衣服的保護程度及其他因素等而定。 臨床症狀: 狂犬病通常被認為是一種致死性疾病,雖然曾有極少數存活案例的報告,且大多是蝙蝠傳播的變異株所感染的個案。 初期症狀通常是傷口部位會出現神經性疼痛。主要臨床症狀由病毒引發的腦脊髓脊神經根炎引起,典型的大腦受侵蝕的症狀包括痙攣,觸覺,聽覺,視覺或嗅覺刺激(如怕風和恐水)與清醒,情緒激動,混亂的時期交替,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跡象;若缺乏加護照護,病人通常會在1~5天內死亡。 麻痺型狂犬病(paralytic rabies)約占狂犬病例30%,其臨床表現比狂躁型(furious rabies)狂犬病緩和,病程也較久,但仍然會造成死亡。 因狂躁型狂犬病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快速死亡,因此一旦確診,建議應避免侵入性醫療處置,在單獨安靜的環境下提供病人照護,治療注重病人舒適,可提供大量的鎮靜劑(巴比妥類,嗎啡),並避免插管或生命支持措施。 預防措施 動物咬傷後預防措施(如6.1~6.5) 處理疑似狂犬病病毒暴露之病人傷口處理及照護,應確實遵守標準防護措施;因傷口處理及照護會有體液或分泌物暴露之風險,請配戴外科口罩及手套,並視身體可能暴露之範圍及業務執行現況,搭配使用隔離衣及護目裝備(如:護目鏡或面罩)。 傷口處理包含清潔和消毒: 立即使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或以大量清水清洗和沖洗15分鐘。 使用優碘或70%酒精進行消毒;建議先以70%酒精消毒傷口周圍,再以優碘消毒傷口。 就醫後應作進一步之清洗與治療。 依據醫師診斷及評估,施予預防破傷風、及其他必要的感染預防措施、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暴露後疫苗接種。 除非萬不得已,不要縫合傷口。若需縫合傷口,在縫合前應以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浸潤局部傷口;縫合儘可能地寬鬆,不可影響血液或其他分泌物順暢地流出。 暴露後特殊免疫措施 被動免疫: 醫院收治被動物咬傷,並經評估符合本署公布之「疑似狂犬病暴露後免疫球蛋白接種對象」的個案時,應於傷口處理後,儘快地將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浸潤於傷口以中和病毒,並於另一不同部位接種疫苗,引發其自動免疫力。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只需使用一劑,可與暴露後首劑疫苗同時施打,若首劑疫苗施打已超過7天,因身體已產生免疫力,此時不需再給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儘可能地以浸潤傷口為主,傷口嚴重或有多處傷口(特別是幼兒),按常規劑量不足以浸潤傷口周圍時,可以無菌生理食鹽水2~3倍稀釋免疫製劑,再進行浸潤注射。 尚有剩餘免疫球蛋白製劑時,應將其注射到最接近患肢同側的深部肌肉,盡量遠離疫苗施打處,以避免影響疫苗的效果。 倘若傷口同時施予免疫球蛋白浸潤注射,建議在數小時後(不少於2小時)再進行縫合,這將可使抗體在縫合前能夠在組織內充分擴散。 若有暴露但無傷口時,應將免疫球蛋白製劑注射到深部肌肉(如肌肉注射於上臂肌肉或大腿外側肌群)。 已接受過暴露前預防接種或曾接受完整暴露後預防接種之民眾,不須給予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主動免疫: 疫苗最好於三角肌部位以肌肉注射方式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