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家庭教育的缺失.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思中国家庭教育的缺失

反思中国家庭教育的缺失   反思中国家庭教育的缺失   文/江静   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父母与孩子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但随着我国经是孩子的现在和将来。留守儿童更是如此,他们的父母往往外出工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济的发展,中国式家庭教育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国情,成为教育的薄作一去就是一年半载,甚至几年才回家一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弱环节。   中国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学习上过于严厉,认为“不打不成材”,体罚成为习惯   流主要是通过电话联系,而95.4%的外出父母与子女通电话时只是询问学习情况,缺少情感上的交流,使这些留守儿童成为“情感,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会更容易放弃,因为他们缺少精神上的孤儿”   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动力。结果导致孩子无法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心理承受能力过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直到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家长在教低,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为了一件小事自暴自弃,甚至离育孩子的时候,面对来自孩子的质疑与反抗,往往会在盛怒之下,家出走。选择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中国法学会曾经对500名大学生做过还有两名学生曾经被捆绑。深受应试教育桎过,4.1%被逐出家门,   四、“大人的事小孩别管”成为家长的口头禅,孩子无法形成健   调查,其中54%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体罚、殴打,25.28%被罚跪康的道德观   孩子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他们总是趋向于模仿。家长的言谈   梏的中国父母们重视的是孩子的智力发展,忽视孩子身心发展,按举止,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无一不在言教之中,无形影响,构成对孩照固定模式来培养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成果,如子道德观最直接,上海市民信箱网上调查平台曾对最深刻的教育。   因此他们谈论孩子优劣的2300位市民进行了抽样调查,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会给自己丢脸。结果显示,当被问及“你是否会主动唯一标准就是成绩的好坏与能否考上高等学府,对孩子的成绩要求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时,32%的市民给予肯定的答复,   非常严格。一旦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就对孩子动辄打骂,63%的市民选择“看情况而定”,“不会”帮助。5%的市民明确表示甚至在外人面前公开体罚、斥骂自己的孩子。这样很容易在孩子的如果大部分市民都是“看情况”来对待陌生人的话,又怎样教育孩心中积累仇恨的情绪,而缺乏足够“情商训练”的中国孩子们无从子助人为乐?天津市曾进行一项7~14岁儿童家庭教育调查,当列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心理上的孤僻与仇恨,在遇到更强烈的外出健康、安全、学习成绩、品德、自理能力、兴趣爱好、交友、吃、穿等部刺激下,就很容易转化成偏激的行为,由此产生了许多家庭教育“您平时最关心孩子什么”(选其中三项)时,9项指标要求家长回答的悲剧。2005年江苏省金坛市某中学生,因不堪忍受母亲的殴打   有87.2%的父母选择“学习成绩”为第一位;而最关心孩子“品德”我们与责骂,选择以杀母的方式寻求解脱。越来越多的案件表明,   的比此低25.4个百分点。当进一步要求家长对所选三项内容按重   家长应该意识到体罚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要程度排序时,将品德摆在第一位的仅占全部调查对象的18.1%。   二、生活上包办代替,经济上任意放纵,溺爱成为中国家庭教   五、不当的物质刺激下,孩子的欲望不断膨胀,无法树立正确   育主流   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自立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   所谓的物质刺激,就是指运用物质的手段,让受刺激者得到物   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   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这种物   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终其一生,可能只是一个悲剧。”他们   质刺激在职场中大行其道,产生了强大的效应。家长们便开始将这   觉得子女是他们生命的延续,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实现自   种模式移植到家庭中,希望能对孩子构成正面引导。   望女成凤,因此除了学习,什么也不己未能达到的愿望,望子成龙、   如果你考了100分,那么妈妈给你买……让他们干,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代替,涌现出大批的“小太阳”“小皇帝”,使孩子任性自私,固执专横,缺乏自信,怕吃苦,容易满足,缺乏应有的独立生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必要的生活常识。使他们在生活上娇气十足,在性格上我行我素,在人际交往上自傲自大,在面对挫折时不知所措。   如果你考上重点高中,那么爸爸奖励你……如果你弹熟这首曲子,那么就带你去……   这样的话语在我们的家庭中经常出现,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常态,导致欲望膨胀,容易养成自以为是、傲慢不羁的性格,极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