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骨偏心膨胀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docVIP

长骨偏心膨胀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骨偏心膨胀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 长骨偏心性膨胀性病变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病变: 1、骨巨细胞瘤 2、动脉瘤样骨囊肿 3、成软骨细胞瘤 4、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5、非骨化性纤维瘤 6、成骨细胞瘤 7、血管瘤 8、韧带样纤维瘤 9、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之棕色瘤 10、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一、骨巨细胞瘤 起源于骨骼的非成骨性结缔组织,肿瘤的主要组成成分类似破骨细胞。肿瘤多见于15~30岁的青壮年期,大多在骨骺愈合后,好发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桡骨远端。早期仅有局部间歇性疼痛。常因肿瘤的发展,造成局部肿胀、压痛或邻近关节活动限制等。较大的肿瘤,可有局部皮肤温度增高、静脉曲张、压痛等症状。 HYPERLINK / \t _blank 影像学表现 1.巨细胞瘤虽开始于干骺端近骺板处,但几乎均越过骺板向关节方向生长,且以此为主,可直达关节软骨下为止。 2.肿瘤大都局限于骨端和干骺端的松质骨内,并多向骨胳原来凸出的部分生长,使病区膨胀扩大,呈横向发展。其轮廓常呈分叶状,皮质虽变薄,但尚完整。其周围无骨膜反应亦无瘤组织肿块。无肿瘤基质钙化。 3.肿瘤呈一与正常骨分界明显的密度减低区,其中可见类似多房间隔的残留骨小梁,明显时可呈肥皂泡样改变。 4.在发病早期或进展期,其边缘可较模糊,中间如无似间隔的骨小梁,则诊断较困难,一般多根据病变部位而拟诊。 5.病变晚期,肿瘤过度膨胀可使骨皮质破裂,且可侵入附近软组织中。 MRI T1多呈均匀低信号,出血可呈明显高信号;T2呈混杂信号,低、中等或高信号混杂,瘤组织呈相对高信号;明显强化。 读片要点: 1、多见于15~30岁的青壮年期,大多在骨骺愈合后 2、邻关节面生长,易向骨突部位发展 3、长径与骨干垂直 4、边缘多无高密度硬化或更模糊 5、骨性间隔较细 6、几乎没有骨膜反应和钙化,无成骨现象 MRI T1多呈均匀低信号,出血可呈明显高信号;T2呈混杂信号,低、中等或高信号混杂,瘤组织呈相对高信号;明显强化。含铁血黄素沉着、“亮斑”的出现对骨巨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骨巨MRI强化明显 二、动脉瘤样骨囊肿 好发于30岁以下青年人;部位以长骨干骺端、骨盆、脊柱多见;临床多以局部肿胀、疼痛就诊;多有外伤史。 HYPERLINK /pathology/ \t _blank 病理上多位于骨松质、髓腔中央,少数位于皮质及骨膜;充满深红色、棕红色不凝固血液;单房或多房,有纤维骨性间隔。 发病机制 1、溶骨期:静脉受阻,骨内压增高,邻骨吸收。 2、膨胀期:囊内压更高,骨缺损更大,穿破骨皮质并掀起骨膜。 3、稳定期:囊内压稳定,血腔被纤维分隔,相互沟通。 4、愈合期:囊内钙骨化,囊壁增厚,形成致密骨块 HYPERLINK / \t _blank 影像表现 偏心、吹出样膨胀性、多房或单房溶骨改变,皮质受压变薄,边界清楚伴硬化。MRI囊液呈长T1长T2信号,纤维骨性间隔T1T2均为低信号;病灶内有液液平面(T1上低下高,T2上高下低),较具特征性。 读片要点: 1、10-20岁多见,长骨以干骺端多见 2、长径与骨干平行 3、很少累及关节面 4、膨胀一般较明显,呈“吹出气球样”,膨胀明显可见骨膜反应,囊间隔可有钙化 5、边缘光整伴硬化 6、多有外伤史 MRI囊液呈长T1长T2信号,纤维骨性间隔T1T2均为低信号;病灶内有液液平面(T1上低下高,T2上高下低),较具特征性。增强为边缘强化。 三、成软骨细胞瘤 多位于骨骺区(骺板软骨闭合前的骨骺部);1/3的病例发病于胫骨,其它为股骨上下端、腓骨、尺桡骨远端等;10-20岁(60-80%),5岁以下及60以上者少见。 HYPERLINK /pathology/ \t _blank 病理 早期:软骨细胞为圆形或多角形,细胞紧密排列,核大,坏死后可出现巨细胞。 中期:钙化、变性和坏死增多。 晚期:坏死区域由结缔组织取代,有类骨甚至骨性间形成,钙化骨化明显增多。典型的呈窗格样钙化。 HYPERLINK / \t _blank 影像 典型表现为长骨骨骺的偏心性溶骨破坏区,分叶状、边界清楚,周围有一薄的硬化环,内有钙化斑点。 MRI T1W 呈低信号,T2W呈大多为混杂高信号,软骨样基质为较高信号,钙化为低信号,出血囊变为高信号,高信号被低信号间隔分隔。 读片要点: 1、10-20岁(60-80%),5岁以下及60以上者少见 2、局限于骨骺或骺板 3、多有完整或不完整薄层高密度硬化 4、无粗厚骨嵴 5、轻度膨胀、病灶较小 窗格样钙化、葡萄状T2 高信号对成软骨细胞瘤有提示意义 ? 四、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起源于软骨结缔组织,主要由粘液样软骨组成。多在10-30 岁之间发病,5岁以下,60岁以上较少发病。好发于下肢,尤以胫骨上段最为多见,其次为股骨下端、腓骨下端、跟骨、肱骨及髂骨。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间

文档评论(0)

ma98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