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3)收敛思维的方法: a、目标确定法 b、求同思维法 C、求异思维法 3、联想思维 (1)联想思维的概念 由此想到彼,并同时发现了他们共同的或类似的规律的思维方式。使两个看去不相关联的事物建立联系,从而产生创新设想和成果。主要思维形式包括幻想、空想、玄想。其中,幻想,尤其是科学幻想,在人们的创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联想思维的特征: 连续性 形象性 概括性 (3)联想思维的方法: 类比法;移植法。 4.逆向思维(1)逆向思维的概念:是指与一般思维方向相反的思维方式。也称反向思维,有人称“倒过来想”。 逆向思维是人们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 (2)逆向思维的特征: 反向性 (3)逆向思维的方法: 还原分析法; 缺点逆用法。 5.组合思维 (1)组合思维的概念 是指把多项貌似不相关的事物通过想象加以连接,从而使之变成彼此不可分割的新的整体的一种思考方式。 (2)组合思维的特征: 创新性---是组合思维最突出的特征; 广泛性---是组合思维最普遍的特征; 时代性和继承性---是组合思维鲜明的特征 (3)组合思维的方法 主体附加法; 二元坐标法; 焦点法; 形态分析法; 信息交合法。 6.质疑思维 (1)质疑思维的概念 是指创新主体在原有事物的条件下,通过“为什么”的提问,综合应用多种思维改变原有条件而产生的新事物(新观念、新方案)的思维。 (2)质疑思维的特征: 疑问性---质疑思维最核心的特征; 探索性---质疑思维表现最明显、最活跃的特征; 求实性---质疑思维最宝贵的特征。 7.直觉思维 (1)直觉思维概念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 * *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艾奉平 一、为什么要创新? 二、什么是创新能力三、创新思维四、创新的障碍五、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为什么要创新?1.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创新决定价值:以iPad为例 售价499美元,成本219.35美元,其平均成本为260美元左右。其中苹果开发的A4处理芯片每个26.8美元,16G的存储芯片为29.5美元。最贵的元件是9.7英寸的触摸显示屏,由LG公司制造,每个95美元。这个屏幕的成本在80美元左右。 “11.2美元的组装费”在这个盈利链条中显得微不足道。 2009年的苹果公司利润是90亿美元,员工却只有1.8万人。而富士康国际2009年利润为3900万美元,员工人数是11万(此为上市公司数据)。 办公楼每层都设立一个电话室 专业按摩 等待电脑修理过程中,你还可以喝上一杯饮料 很多办公区域,很容易找到台球、视频游戏等娱乐设施 办公大楼随处可见白色书写板,目的是方便员工随时记下各种新创意。 在上班时间,员工可随时到食堂就餐,食品种类也丰富多样。 办公楼之间都安装了一个滑梯。除了娱乐功能外,还可供紧急撤离 读书环境 躺在可调节的按摩椅上,然后看着水族箱好好放松 如果工作累了,可在这个太空舱好好休息一会儿 2.创新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信息技术的课堂为创新提供了平台和环境 (1)没有应试的要求 (2)开放的空间 (3)真实的实践平台 二、什么是创新能力 1. 创新并不神秘 创新每时每刻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实施着创新行为或享受着创新成果。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创新的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