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西北大学考点违纪作弊考生.DOC

2017-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西北大学考点违纪作弊考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西北大学考点违纪作弊考生

PAGE \* MERGEFORMAT13 考风考纪宣讲材料 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 2018年12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5323924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部分内容节选 PAGEREF _Toc532392462 \h 2 HYPERLINK \l _Toc532392463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部分内容节选 PAGEREF _Toc532392463 \h 2 HYPERLINK \l _Toc532392464 《西北大学本科课程考试管理细则》部分内容(节选) PAGEREF _Toc532392464 \h 4 HYPERLINK \l _Toc532392465 2011年1月——2018年12月我校本科学生考试违纪情况统计 PAGEREF _Toc532392465 \h 8 HYPERLINK \l _Toc532392466 2017-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西北大学考点违纪作弊考生处理情况通报 PAGEREF _Toc532392466 \h 10 HYPERLINK \l _Toc532392467 考试作弊原因分析 PAGEREF _Toc532392467 \h 10 HYPERLINK \l _Toc532392468 树立良好考风,正确面对考试 PAGEREF _Toc532392468 \h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部分内容节选 二十五、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部分内容节选 (一)以下行为均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51.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 52.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 53.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 54.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 55.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 56.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 57.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 58.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上标记信息; 59.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二)以下行为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各阶段成绩无效: 61.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 62.抄袭或者协助他入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 63.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 64.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 65.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 66.故意销毁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或者考试材料; 67.在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 68.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草稿纸; 69.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的行为; 71.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加分资格和考试成绩; 72.评卷过程中被认定为答案雷同; 73.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 74.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 75.其他应认定为作弊的行为。 (三)以下行为终止其继续参加本科目考试,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 81.故意扰乱考点、考场、评卷场所等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82.拒绝、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管理职责; 83.威胁、侮辱、诽谤、诬陷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考试工作人员、其他考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84.其他扰乱考试管理秩序的行为; 85.故意损坏考场设施设备。 (四)以下行为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各阶段成绩无效。可以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76.组织团伙作弊; 77.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 78.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 79.伪造、变造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 《西北大学本科课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