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小识字障碍学生声韵觉识念名速度与中英文识字之相关研究
國小識字障礙學生聲韻覺識、
唸名速度與中英文識字之相關研究
報告者:呂育甄
高雄市立岡山國中資源班教師
本投影片底圖圖檔為楊曲昌設計製作(岡山國中希望學園)
研究動機
• 在閱讀障礙的研究中,識字 (word identification)
是閱讀障礙者(dyslexia)進行閱讀理解的瓶頸。
• 實證研究指出,聲韻覺識 (phonological
awareness )和快速唸名 (rapid naming)作業能有
效區辨優讀者(good reader)和弱讀者(poor reader)
,因此廣泛被運用在早期疑似閱讀障礙兒童
的篩檢工作。
2
研究動機
• 母語能力與外語學習息息相關(Sparks et al., 1994) 。
• Sparks和Ganschow(1989)提出「語言譯錄缺
陷假說 」(Linguistic Coding Deficit Hypothesis ,簡稱
LCDH)來解釋外語學習困難的問題。
• Sparks等人認為外語學得不好是因為母語處
理能力本來就有問題,母語的讀寫能力是學習
外語的先備能力,尤其是符號解碼和聲韻處理
的部分。
3
研究動機
• 語言譯錄缺陷假說陸續在不同的語系的研
究中得到證實:
中文─英文(Chung Ho, 2010; Gottardo et al., 2001)
西班牙語─英語(Lopez Greenfield, 2004) 、
韓語─英語(Wang, Park, Lee, 2006) 、
法語─英語(Deacon, Wade-Woolley, Kirby, 2007) 。
4
研究動機
• 聲韻覺識、唸名速度等識字基礎認知能力
在母語為英文或中文的研究中均被證實和
識字閱讀有關(Chung Ho, 2010; Gottardo et al.,
2001; Gottardo et al., 2006)
• 跨語言(中─英文)的研究部分,僅在聲韻覺
識、假字認讀有較一致的結果,唸名速度
不僅較少人研究,結果也不見得產生跨語
言的影響(McBridge-Chang Kail, 2002; Meschyan
Hernandez, 2002) 。
5
研究動機
• 國內中、英文識字的研究方面,多以獨立
的語言系統進行的識字基礎認知能力與識
字的探討(洪慧芳,1993 ;柯華葳、李俊仁,1996 ;黃秀霜,
1997 ;陳慶順,2000) ,許多跨語言實證研究的有
力證據多半來自拼音語系的國家(Deacon, Wade-
Woolley, Kirby, 2007; Lopez Greenfield, 2004; Nakamoto,
Lindsey, Manis, 2008; Sparks et al., 2006) 。
•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小高年級識字障礙學生
識字基礎認知能力和中英文識字的關係,
中、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之間的相關,
以及母語的識字基礎認知能力是否對外語
學習產生影響。 6
名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