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贸易事故影及解决策略 .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贸易事故影及解决策略

食品贸易事故影响及解决策略   2007年3月份以来,中国出口的产品、食品遭遇安全问题。不少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很大损害。这也极大的影响了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和中国的国家形象。比如,《美国新闻周刊》2007年7月16日的封面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困境。该文称:美国媒体揭露的这些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之兴起的严重疑问。政府层面,2007年7月17日,美国国会研究服务所发表题为《进口自中国的食品和农产品》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为CRS报告),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美国国内对相关事件的态度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相应措施。国内对此反响也特别强烈,国家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6月底政府下令关闭了近180家在食品中使用工业化学原料和添加剂的工厂。7月26日,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本文试图探讨最近的食品出口事件的种种影响以及我国政府的应对措施,重点在于提出政府在2008年可以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一、食品贸易事件的经过及其影响   今年三四月间,FDA在中国出口的宠物食品原料小麦蛋白粉中查出三聚氰胺,被怀疑为美国近几个月来上千只宠物猫狗中毒患病或死亡的元凶。之后,两家中国货源工厂被关闭,有关责任人被拘捕。FDA迅速暂停一切中国小麦麸质的进口,并向中国派出调查小组。2007年5月6日,《纽约时报》报道称,一批标识为“TD甘油”的化学品从中国泰兴市一家私人甘油厂辗转流入巴拿马市场,被加入止咳糖浆中,导致上百人中毒死亡。检测后发现,“TD甘油”中含有二甘醇。5月中旬,巴拿马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相继查出中国牙膏含有二甘醇,并停止销售。美国随后也迅速对消费者发出警告,要求他们不要使用所有中国产的牙膏。6月28日,FDA发布进口预警,对来自中国养殖场的五种水产品——鲶鱼、与鲶鱼类似的巴萨鱼、鲮鱼、鳗鱼和虾实行自动扣留,并拒绝其入境;理由是在这些产品中查出孔雀绿、氟喹诺酮、硝基呋喃以及龙胆紫这几种未经批准的兽药残留。相关产品安全问题包括儿童玩具上铅的含量超标,45万杭州产轮胎在美国遭召回。对此,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食品安全危机主要是国内不法商贩利用非法渠道出口的食品所致。而通过正常渠道出口的中国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是安全的,放心的,有保障的。”对其他产品也有消息称我国不是主要过错方。CRS报告承认,FDA进口商品操作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并没有提供中国进口品不如其他国家的安全的答案。虽然如此,但是,随着几件涉及掺杂食物、农产品和药物的事件被广为宣扬,中国已经遭到强烈批评,在国内外已产生广泛影响。   1.国内影响   除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外,此次事件对国内的影响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据第一食品网一篇名为《我国上半年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的文章报道,由于事件主要集中在四月底以后,上半年对水产品出口的影响还未完全显现,下半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将面临严峻考验。食品伙伴网上《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粤水海产品出口持续下降》一文称,2007年1~8月,广东省出口水海产品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而且单月出口量呈逐月递减的趋势,8月份出口量仅有1万吨。广东省水海产品主要出口到香港、美国、东盟、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市场都出现了下降的现象,其中对美国出口降幅最大,下降了%。当然,诸如产品被召回、扣押等,这些是最直接的影响。   2.国际影响   政府层面,美国国会联合各部门召开数次听证会,2007年5月2日,通过了《FDA复兴法案》修正案,要求FDA建立中枢注册所,用以收集信息和通知公众掺假食品和掺假的人类和动物食物;最重要的是于2007年6月28日,发布进口警告,要求对以后所有的中国水产品进行“无须物理检查的扣押”。媒体和消费者层面,最近的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食品出口业甚至“中国制造”的形象造成巨大损伤。外国媒体借题发挥,大量篇幅报道相关事件,使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产生较大怀疑。举例来说,8月底AssociatedPress-Ipsos的调查显示,57%的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安全性要么感到“不太相信”,要么感到“完全不相信”。65%的受访者称美国政府并未采取足够措施保证进口商品的安全,64%的受访者将“很大一部分责任”归咎于中国的制造企业。另据中国食品流通网报道,“个别食品不安全的负面报道已经给整个中国食品出口企业带来了阴影,我国食品安全正遭遇信用危机……。”   二、中美食口贸易的贸易壁垒之争   国内对美国政府的种种做法持怀疑态度,不少人指责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显然,贸易壁垒的成分或多或少的存在。但通过比较美国国会关于食品安全的历年议题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的措施确实是有因而发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和海产品从1996年的接近百万公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